《惜黄花慢》
时间: 2025-04-29 04:22:09意思解释
惜黄花慢
原文展示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
晚风底。落日乱鸿,飞起无际。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
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
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
向醉里。免得又成憔悴。
白话文翻译
大雁在空中悠然飞过,映照着晨曦中的月亮,露水洗净了重阳节的天气。我极目远望,看到楼外淡淡的烟雾与稀疏的树林相隔,隐约可见那断桥和流水。
在黄金色的篱笆旁,身着白衣的人,谁又能理解陶渊明的深刻情意呢?
在晚风中,落日下的飞鸿乱飞,直向无边的天空。
面对这凄凉的景色,我情感缠绵,怀念往昔,踏着木屐登高远眺。
兴致勃勃的东山之中,我们手挽着手,共同举杯,劝饮那如玉浆般的美酒。
此时,头上已添霜发,归心似箭,心中充满了对秋天的惋惜。
在醉意中,免得再度变得憔悴。
注释
- 雁空:指大雁在空中飞翔。
- 印晓月:晨曦映照着月亮。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淡烟:轻薄的烟雾。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渊明: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 玉浆:比喻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为,宋代诗人,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田为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
创作背景
《惜黄花慢》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金秋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惜黄花慢》以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秋季的独特体验。开篇描绘了飞雁和晨月的宁静,随后转向对淡烟和流水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种自然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引入了对陶渊明的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晚风的来临和落日的景象使得情感逐渐加深,诗人在此时回忆往昔,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秋天的凄凉。
最后,诗人以举杯共饮的场景结束,虽然心中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但仍然选择在醉意中寻找慰藉,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空浮碧:大雁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 印晓月:晨曦映照着月亮,暗示时间的变迁。
- 露洗重阳天气:清晨的露水洗净了秋天的天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望极楼外:极目远望,诗人目光投向楼外。
- 淡烟半隔疏林:淡淡的烟雾与稀疏的树林相隔,画面幽静。
- 掩映断桥流水:隐约可见断桥和流水,景象悠远。
- 黄金篱畔白衣人:在金色的篱笆旁,身穿白衣的人,暗示隐士的生活。
- 更谁会渊明深意:谁能理解陶渊明的深刻情意,表达对隐逸思想的赞同。
- 晚风底:在晚风中,情感更加深沉。
- 落日乱鸿,飞起无际:落日和飞鸿,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无尽的情感。
- 情多对景凄凉:面对凄凉的景色,情感愈加浓烈。
- 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怀念往昔,踏着木屐前行,表现了对过去的眷恋。
- 兴满东山:在东山上兴致满满。
- 共携素手持杯:与友人携手举杯,表达了友好的情谊。
- 劝泛玉浆云蕊:劝饮美酒,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此时霜鬓欲归心:此时已满头白发,归心似箭。
- 谩老尽悲秋情味:即使年老,也难掩秋天的悲凉情感。
- 向醉里:向醉意中寻找慰藉。
- 免得又成憔悴:避免因忧愁而变得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浆”比喻美酒,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如“晚风底”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的手法,使得结构更为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晚秋的凄凉景色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但仍然选择在友谊和美酒中寻找慰藉,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象征孤独与远方。
- 月:象征时间和思念。
- 重阳:象征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
- 淡烟:象征模糊和朦胧的情感。
- 白衣人:象征隐士与理想生活。
这些意象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
B) 重阳
C) 春节
D) 端午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白衣人”指的是__。
-
判断题: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积极态度。 (对/错)
答案
- B) 重阳
- 陶渊明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惜黄花慢》均表达了对时间和思念的感慨,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深邃的情感。
- 《登高》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惜黄花慢》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