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戊辰岁除》

时间: 2025-02-04 15:46:46

玉篆销香,银荷照夜,匆匆又荐辛盘。

几许欢踪,翠尊重认春还。

行云不启阳台锁,甚愁来、总是无端。

弄馀寒,风漾帘波,影暗屏山。

喧天爆竹惊残梦,待温寻旧绪,不似当年。

蜜苣偎人,禁他红泪偷潸。

离魂已逐罗浮远,剩瓶梅、知与谁看。

漫萦牵,一缕相思,飞上春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戊辰岁除
作者: 王蛰堪

玉篆销香,银荷照夜,匆匆又荐辛盘。
几许欢踪,翠尊重认春还。
行云不启阳台锁,甚愁来总是无端。
弄馀寒,风漾帘波,影暗屏山。
喧天爆竹惊残梦,待温寻旧绪,不似当年。
蜜苣偎人,禁他红泪偷潸。
离魂已逐罗浮远,剩瓶梅知与谁看。
漫萦牵,一缕相思,飞上春幡。


白话文翻译

夜空中,香烟散去,银色的荷花在月下闪耀,匆匆忙忙又享用新年的盘子。
多少欢乐的足迹,翠色的酒杯又重温春天的来临。
飘动的云不解阳台上的锁,愁绪无端地涌来。
寒风轻拂,帘子随风起伏,影子深藏在山的屏障之中。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惊醒了残梦,期待温暖的旧日情怀,已不似往年。
蜜饯拥着我,让我忍住红泪偷流。
离去的灵魂已随风而去,剩下的梅花,谁来与我共享?
心中牵挂,缕缕思念,飞向春天的旗帜。


注释

  • 玉篆:古代一种写字的方式,这里借指香烟。
  • 银荷:形容荷花的色泽,象征美丽的事物。
  • 辛盘:指新年佳肴盘子,象征着过年的气氛。
  • 翠尊:指盛酒的酒杯,常用来宴请宾客。
  • 阳台:高处的地方,象征着思绪的锁住与无奈。
  • 喧天爆竹:指新年期间的鞭炮,带来热闹的氛围。
  • 蜜苣:蜜饯,象征甜美的回忆或情感。

典故解析

  • 岁除:指旧年的结束,通常与春节紧密相连,寓意着新的开始。
  • 罗浮:指罗浮山,常被用来代表神仙居所,象征着遥远的理想和离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是当代著名的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新与传承。他的诗风独特,善于结合现代情感与古典意象,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戊辰年岁末,表达了对旧年的怀念与对新年的期待。正值岁末年初,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情感与记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高阳台 戊辰岁除》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岁末之际,借助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开篇用“玉篆销香,银荷照夜”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夜晚,这不仅是对新年氛围的渲染,更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溯。

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愁苦。在“行云不启阳台锁,甚愁来总是无端”中,诗人用阳台的锁象征内心的封闭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无处寄托的愁绪。紧接着,描绘了喧天爆竹的热闹场景,却又引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待温寻旧绪,不似当年”则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渴望与不可再现的失落。

最后,诗人以“漫萦牵,一缕相思,飞上春幡”结尾,象征着思念与希望的延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岁末年初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旧年的留恋,也有对新年的期待,形成了深刻而动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篆销香,银荷照夜:描绘了夜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
  2. 匆匆又荐辛盘:表现出人们在忙碌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3. 几许欢踪,翠尊重认春还:通过酒杯的重温,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4. 行云不启阳台锁:忧愁如锁住的阳台,难以开启。
  5. 甚愁来总是无端:愁绪深重,来源不明。
  6. 弄馀寒,风漾帘波:寒意依然,窗帘随风摇曳,暗示内心的动荡。
  7. 影暗屏山:影子在屏风后,象征隐藏的心事。
  8. 喧天爆竹惊残梦:热闹的鞭炮打破宁静的梦境。
  9. 待温寻旧绪,不似当年:期待温暖的回忆,却发现往昔已不可追。
  10. 蜜苣偎人,禁他红泪偷潸:甜蜜的回忆中却难忍泪水。
  11. 离魂已逐罗浮远:灵魂已随风远去,象征失去的情感。
  12. 剩瓶梅知与谁看:只剩下的梅花,孤独地等待。
  13. 漫萦牵,一缕相思,飞上春幡:思念如丝,飞向春天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阳台锁”比喻心中封闭的愁绪。
  • 拟人:将“风漾帘波”赋予生命,展示自然与心情的互动。
  • 对仗:如“离魂已逐罗浮远,剩瓶梅知与谁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情感的对立。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同时带有对新年新生活的温暖期待,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篆:象征着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 银荷:代表着清新与纯洁的情感。
  • 爆竹: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兴奋。
  • 梅花:象征孤独与坚韧的情感。
  • 春幡:象征希望与重生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篆”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香料
    • B. 一种写字方式
    • C. 一种酒杯
    • D. 一种花卉
  2. 诗中提到的“银荷”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纯洁
    • C. 快乐
    • D. 忧愁
  3. 诗的核心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怀念与期待
    • D.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与往昔的思念。
  2. 《春望》 杜甫:描绘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日的怀念。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王蛰堪的诗作更具现代感,表现了更复杂的情绪交织;而杜甫的《春望》则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层次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王蛰堪作品集
  2. 《中国现代诗词概论》
  3.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4. 《诗词中的意象与情感研究》

相关诗句

玉篆销香,银荷照夜,匆匆又荐辛盘。下一句是什么

几许欢踪,翠尊重认春还。上一句是什么

几许欢踪,翠尊重认春还。下一句是什么

行云不启阳台锁,甚愁来、总是无端。上一句是什么

行云不启阳台锁,甚愁来、总是无端。下一句是什么

弄馀寒,风漾帘波,影暗屏山。上一句是什么

弄馀寒,风漾帘波,影暗屏山。下一句是什么

喧天爆竹惊残梦,待温寻旧绪,不似当年。上一句是什么

喧天爆竹惊残梦,待温寻旧绪,不似当年。下一句是什么

蜜苣偎人,禁他红泪偷潸。上一句是什么

蜜苣偎人,禁他红泪偷潸。下一句是什么

离魂已逐罗浮远,剩瓶梅、知与谁看。上一句是什么

离魂已逐罗浮远,剩瓶梅、知与谁看。下一句是什么

漫萦牵,一缕相思,飞上春幡。上一句是什么

玉篆销香,下一句是什么

银荷照夜,上一句是什么

银荷照夜,下一句是什么

匆匆又荐辛盘。上一句是什么

匆匆又荐辛盘。下一句是什么

几许欢踪,上一句是什么

几许欢踪,下一句是什么

翠尊重认春还。上一句是什么

翠尊重认春还。下一句是什么

行云不启阳台锁,上一句是什么

行云不启阳台锁,下一句是什么

甚愁来、总是无端。上一句是什么

甚愁来、总是无端。下一句是什么

弄馀寒,上一句是什么

弄馀寒,下一句是什么

风漾帘波,上一句是什么

风漾帘波,下一句是什么

影暗屏山。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