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枕上作》

时间: 2025-01-10 23:14:15

一枕恬然宠辱忘,宁神便体气舒张。

任他檐雀声声唤,日未三竿不起床。

真懒散,倒安详。

不卑不亢不慌忙。

劳生最羡陈抟睡,大梦醒时海变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枕上作
作者: 傅义

一枕恬然宠辱忘,
宁神便体气舒张。
任他檐雀声声唤,
日未三竿不起床。
真懒散,倒安详。
不卑不亢不慌忙。
劳生最羡陈抟睡,
大梦醒时海变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床上安然入睡、忘却世间荣辱的心情。即使窗外的小鸟在不停地鸣叫,阳光已经升起,时间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但他仍然懒散地不愿起床。这样的懒散让他感到安详自在,心态平和,从不卑微,也不急躁。在世间的劳累生活中,他最羡慕那位陈抟老先生的酣睡,醒来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注释:

  • 恬然:安静而淡泊的样子。
  • 宁神:使心情平静。
  • 檐雀:屋檐下的鸟,指小鸟。
  • 三竿:指时间,日头升起到三竿高,通常是早上九点左右。
  • 懒散:懒惰而随意的状态。
  • 陈抟:陈抟老祖,五代时期的人,以好睡闻名,有“陈抟高卧”之说。

典故解析:

陈抟老祖是五代时的一个名士,以其安静而深邃的生活态度著称,尤其是他“高卧”之事成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典故。诗中提到的“海变桑”则暗指世事变化无常,借用古代的传说,说明时间的推移与岁月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义,现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以闲适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哲思。

创作背景:

创作于现代社会压力较大,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诗人借此诗歌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枕上作》以恬静的氛围和轻松的语气,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诗的开篇“一枕恬然宠辱忘”,立刻把读者带入一种宁静的境界,强调了作者对外界荣辱的淡然态度。接下来的几句细腻描写了窗外小鸟的鸣叫声,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却选择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这种“懒散”反而让他感到一种安详和满足。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迫追逐名利,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而傅义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反叛的精神,提醒人们要学会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一句提到的“劳生最羡陈抟睡”,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仿佛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外在的追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枕恬然宠辱忘:一枕头的安静中,忘却了外界的荣辱得失。
  • 宁神便体气舒张:让心情安宁,身体也随之放松舒展。
  • 任他檐雀声声唤:无论屋檐下的小鸟怎样叫唤。
  • 日未三竿不起床:太阳已经升高到三竿,但我仍然不愿起床。
  • 真懒散,倒安详:真的很懒散,但却感到宁静安详。
  • 不卑不亢不慌忙:心态平和,不卑微也不急躁。
  • 劳生最羡陈抟睡:在忙碌的生活中,最羡慕陈抟的酣睡。
  • 大梦醒时海变桑:当我醒来时,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宠辱忘”和“宁神便体”形成对比。
  • 拟人:将小鸟的叫声赋予呼唤的情感。
  • 比喻:用“海变桑”比喻人生的变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安详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自我,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头:象征安宁与梦境。
  • 檐雀:象征外界的干扰与纷扰。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陈抟: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与淡泊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陈抟”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A. 唐朝
    B. 宋朝
    C. 五代

  2. “一枕恬然宠辱忘”中的“恬然”是什么意思? A. 忧虑
    B. 安静
    C. 烦躁

  3. 诗中提到的“日未三竿”指的是什么?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答案:

  1. C. 五代
  2. B. 安静
  3. A. 早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鹧鸪天·枕上作》都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但前者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傅义研究》
  • 相关诗词评论与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