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

时间: 2025-01-10 22:38:03

击鼓求亡益是非,木中生火更何为。

吾师别是醍醐味,不是知心人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击鼓求亡益是非,木中生火更何为。
吾师别是醍醐味,不是知心人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敲鼓呼唤亡者,究竟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呢?在木头中点燃火焰又有何意义?我的老师的教导如同醍醐般的甘美,不是知心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注释:

  • 击鼓:用鼓声召唤亡者,古时用鼓声在某些仪式中唤起亡灵。
  • 求亡:寻求亡者的召唤。
  • 益是非:利益与是非,指的是这件事的意义。
  • 木中生火:在木头里生火,形容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
  • 吾师:我的老师,指代诗人心目中的高人或智慧的引导者。
  • 醍醐味:比喻极其美好的味道,源自佛教用语,意指真理或智慧的滋味。
  • 知心人:能理解内心深处的人。

典故解析:

“醍醐”在佛教中常用来指代真理的深邃与甘美,象征着一种极致的智慧与内涵,只有深入的人才能够体会到其真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号称“贯休禅师”,他是一位著名的禅宗高僧,生于公元830年,卒于883年。贯休在诗歌创作上,多受禅宗思想影响,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融入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多元化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师道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冷淡与对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贯休的《禅师》在短短数句中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首句“击鼓求亡益是非”,诗人以敲鼓唤亡的意象,隐喻人们对生死的执念与对名利的追逐,质疑这种行为究竟有什么意义。接下来的“木中生火更何为”,则进一步探讨了人们在世俗中追求虚无的行为,仿佛在木头中生火,既不能持久也无实际意义。

“吾师别是醍醐味”,转折之中,诗人表达了对师父教导的珍视与向往,认为这种智慧的教诲如同醍醐般甘美,却难以为普通人所理解。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世俗与真理、虚妄与智慧的对立,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禅意。贯休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内心的探索,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禅师的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击鼓求亡益是非:敲鼓呼唤亡者,这种行为的价值何在?(质疑生死问题)
  2. 木中生火更何为:在木头中生火又有什么意义?(讽刺无意义的追求)
  3. 吾师别是醍醐味:我的老师的教导如同特别的甘美滋味。(赞美师父的智慧)
  4. 不是知心人不知:不是知心的人无法理解其真义。(强调理解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木中生火”比喻无意义的行为;“醍醐味”用以比喻深厚的智慧。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行为的反思与对智慧的追求,强调真正的理解与智慧需要内心的契合与深刻的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呼唤与期待,反映人对生死的思考。
  • :象征生命的热情与短暂,暗示无意义的追求。
  • :象征智慧的引导者,引发人们对真理的思考。
  • 醍醐:象征深邃的智慧与真理,只有内心开放的人才能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击鼓求亡”意指什么?

    • A. 求生
    • B. 寻求亡者
    • C. 追求名利
  2. “吾师别是醍醐味”中的“醍醐”代表什么?

    • A. 美酒
    • B. 真理
    • C. 甜点
  3.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以下哪个主题?

    • A. 爱情
    • B. 生死与智慧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贯休《禅师》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贯休的诗关注内心的智慧与哲理,而王维的诗则侧重于送别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二者在主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诗词大辞典》
  3. 《贯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