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次贾子济韵)》
时间: 2025-01-24 20:16: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
城郭山川都一样,那得个般清气。
谢女才情,如何只道,柳絮因风起。
比梅差可,但无绿萼红蕊。
坐上十客雄豪,颓然一老,草具相邀致。
驱尽寒威凭酒力,买笑千金须费。
谁办佳词,洛阳年少,笔下生新意。
待添几盏,共君今夕同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琼苞玉屑”,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人向天公询问为何轻易抛弃这些美好。接着,诗人指出城郭山川虽相似,却缺乏清新的气息。谢女的才情本应被欣赏,却只因柳絮随风而起而被忽视。诗人自感与梅花相比有所不及,但又觉得梅花也不如绿萼红蕊那般鲜艳。坐在宴席上的十位豪杰中,只有一位老者感到颓然,大家都在呼朋引伴。诗人借酒驱散寒冷的威势,想要用金钱换得欢笑,然而,却难以找到能够作出佳词的年轻才俊。最后,诗人希望再添几盏酒,与朋友共度良宵。
注释:
- 琼苞玉屑:琼和玉都是美玉的象征,苞则指含苞待放的花蕾,整体暗示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 天公:指天上的神明,此处用于询问。
- 谢女:指谢道韫,东晋著名女诗人,以才情著称。
- 柳絮因风起:柳絮随风飘荡,比喻才华被忽视。
- 绿萼红蕊:指花的颜色,象征美丽和生机。
- 十客雄豪:指宴席上的十位英雄豪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词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聚会的盛行时期,诗人通过这种聚会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才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念奴娇(次贾子济韵)》是一首蕴含了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的词作。诗人在开篇以“琼苞玉屑”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美丽而珍贵的意象,接着用“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惋惜。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中多次提到的“谢女才情”、“柳絮因风起”,不仅是对才女谢道韫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当世才华的追求和渴望。诗人感叹自己与梅花相比的不足,展现了自谦的态度。宴席上十位豪杰的描写则象征着人情冷暖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以酒会作为结尾,传达了对人生短暂、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气质和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琼苞玉屑:象征珍贵的美好事物,暗示诗人的珍视。
- 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询问上天为何让这些美好事物轻易消逝,表达了对美的无奈。
- 城郭山川都一样,那得个般清气:虽然山川相似,却缺乏清新的气息,反映了对环境的失望。
- 谢女才情,如何只道,柳絮因风起:赞美谢道韫的才情,却因环境的影响而被忽略。
- 比梅差可,但无绿萼红蕊:自谦地表示自己不如梅花,但也指出梅花的不足。
- 坐上十客雄豪,颓然一老,草具相邀致:描绘宴席上的豪杰与孤独的老者,反映人情冷暖。
- 驱尽寒威凭酒力,买笑千金须费:借酒驱寒,表达了用金钱换取欢笑的无奈。
- 谁办佳词,洛阳年少,笔下生新意:渴望能有年轻人才作出佳作,展现对才华的期盼。
- 待添几盏,共君今夕同醉:期待与朋友共饮,享受当下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苞玉屑”比喻美好事物。
- 拟人:将“天公”拟人化,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绿萼红蕊”对称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欢愉的渴望。诗人在感叹中流露出对才情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苞玉屑:象征美好与珍贵。
- 柳絮:象征轻盈与无奈。
- 梅花:象征坚韧与独立。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隐含了人情世故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与个体命运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女”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清照
- B. 蔡文姬
- C. 谢道韫
- D. 王羲之
-
“琼苞玉屑”中“琼”字的意思是?
- A. 珍贵的玉石
- B. 普通的石头
- C. 没有价值的东西
- D. 形容词
-
该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人生的感慨
- C. 对战争的反思
- D. 对名利的追逐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展现了女性的才情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念奴娇》与《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反思,但《念奴娇》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水调歌头》则更具雄壮气魄。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郭应祥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