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岘山用刘清步韵》

时间: 2025-01-11 15:51:42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白话文翻译:

以前这里有碑刻,现在却看到牛羊在下面吃草。
我的灵魂追随着江山的老去,流传于史书中的名声依然芬芳。
吴国的谋略在千年间仍然伟大,晋国的事情如今却成了一片荒凉。
不必从高处俯瞰,中原地区还有许多鹿场。

注释:

  • 碑在所:指这里曾经有纪念碑。
  • 魂逐江山老:灵魂追随着江山的老去。
  • 名流史传香:名声在历史传承中依然芬芳。
  • 吴谋千载伟:吴国的谋略在历史上依然伟大。
  • 晋事一丘荒:指晋国的事情已经变得荒凉。
  • 中原尚鹿场:中原地区仍然有鹿场。

典故解析:

  • 吴国与晋国: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以其军事和政治谋略著称;晋国则在春秋时期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期逐渐衰落。诗中提到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反映了历史的更迭与盛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彦葵,号石谷,宋代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色和历史感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李曾伯游览岘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当下自然景色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细腻观察。开篇便提到“碑在所”,引出历史的痕迹,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和如今的平淡。在描述“魂逐江山老”时,诗人不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也表现出对名流的追思,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接下来的对比“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吴国的智慧和谋略在历史长河中仍然令人赞叹,而晋国的衰落则提醒我们世事无常。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兴衰,也引发了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最后两句“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强调了不必从高处俯瞰历史,而是应当关注当下的真实和美好。诗人用“鹿场”这一自然意象,展现了生活的生机与希望,传递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来碑在所:提到过去的碑刻,暗示历史的存在。
  • 今见下牛羊:现实中牛羊在草地上,形成对比,表现古今的变化。
  • 魂逐江山老:追忆往昔,感叹岁月流逝。
  • 名流史传香:名流的事迹仍然被传颂,具有历史意义。
  • 吴谋千载伟:对吴国历史的认可。
  • 晋事一丘荒:晋国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
  • 不用凭高看:不需要高处观看历史。
  • 中原尚鹿场:强调现实中的美好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吴晋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牛羊、鹿场象征着生活的平凡与自然的美好。
  • 拟人:将历史与灵魂结合,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珍惜,强调对过往的追思同时,也不忘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历史与文化的承载。
  • 牛羊:代表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代表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
  • 江山:象征国家的兴衰与变迁。
  • 鹿场:象征当下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A. 魏国与赵国
    B. 吴国与晋国
    C. 汉国与唐国

  2. “魂逐江山老”中的“魂”指的是: A. 灵魂
    B. 诗人的情感
    C. 历史的记忆

  3. 诗的最后一句“中原尚鹿场”表达的是: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王维都描写了自然与历史,但李曾伯更强调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对比,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选读》
  • 《李曾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