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南昌县君临偃竹 米芾 〔宋代〕
偃蹇宜如季,挥毫已逼翁。 卫书无曲妙,琰慧有遗工。 乍睹虬如物,初披飒有风。 顾藏维谨钥,化去或难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位名叫南昌县君的女子在临摹竹子时的情景。诗中称赞她的书法高超,已经接近大师的水平。她的书法没有矫揉造作的妙处,而是保留了古朴的工整。初看她的作品,就像看到了活生生的龙,展开时仿佛有风声。她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珍视,像对待珍贵的钥匙一样小心保管,即使作品消失,其艺术价值也难以穷尽。
注释:
- 偃蹇:形容书法的姿态。
- 季:指南昌县君。
- 翁:指书法大师。
- 卫书:指古代卫国的书法。
- 琰慧:指南昌县君的名字或代称。
- 虬:古代传说中的龙。
- 飒:风声。
诗词背景: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风格豪放,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是米芾对南昌县君书法技艺的赞美,展现了她书法的高超技艺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昌县君书法的描绘,展现了她书法技艺的高超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中“偃蹇宜如季,挥毫已逼翁”直接赞美了她的书法已经接近大师的水平。而“卫书无曲妙,琰慧有遗工”则强调了她的书法没有矫揉造作的妙处,而是保留了古朴的工整。最后两句“顾藏维谨钥,化去或难穷”则表达了她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以及作品即使消失,其艺术价值也难以穷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米芾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诗词解析:
- “偃蹇宜如季,挥毫已逼翁”:这两句直接赞美了南昌县君的书法技艺,形容她的书法姿态高雅,已经接近大师的水平。
- “卫书无曲妙,琰慧有遗工”:这两句强调了她的书法没有矫揉造作的妙处,而是保留了古朴的工整。
- “乍睹虬如物,初披飒有风”: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形容她的书法作品生动有力,展开时仿佛有风声。
- “顾藏维谨钥,化去或难穷”:这两句表达了她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以及作品即使消失,其艺术价值也难以穷尽。
意象分析:
- “虬”:象征着力量和生命力,形容书法作品的生动有力。
- “风”:象征着动态和变化,形容书法作品的生动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偃蹇宜如季”中的“季”指的是谁? A. 米芾 B. 南昌县君 C. 书法大师 D. 卫国书法家
- 诗中“挥毫已逼翁”中的“翁”指的是谁? A. 米芾 B. 南昌县君 C. 书法大师 D. 卫国书法家
- 诗中“卫书无曲妙”中的“卫书”指的是什么? A. 卫国的书法 B. 卫国的绘画 C. 卫国的文学 D. 卫国的音乐
- 诗中“乍睹虬如物”中的“虬”象征着什么? A. 力量和生命力 B. 静态和稳定 C. 柔弱和无力 D. 混乱和无序
答案:
- B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米芾的其他书法赞美诗,如《题王献之法帖》等。
- 其他书法家的赞美诗,如苏轼的《题王羲之书》等。
诗词对比:
- 米芾的《题王献之法帖》与《题南昌县君临偃竹》都是对书法技艺的赞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书法作品的描述,后者则更侧重于对书法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米芾全集》
- 《中国书法史》
- 《宋代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