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叶如花满眼飘,
巴童歌驻木兰桡。
水来峡口滩方急,
船到夔州路更遥。
白话文翻译:
霜打的叶子如花般在眼前飘舞,
巴蜀的孩子们在木兰船上歌唱。
水流在峡口的滩涂上急速涌来,
船只到达夔州的路途更加遥远。
注释:
- 霜叶:霜打过的树叶,形容秋冬季节的景象。
- 巴童:指的是巴地区(今四川一带)的孩子,表现地方特色。
- 木兰桡:木兰船,一种典雅的船只,用以航行。
- 夔州:古代地名,今重庆奉节,位于长江沿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巽,元代诗人,生于四川,擅长山水诗和民谣,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乡土情怀,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民俗歌唱,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地方文化的丰富性。
诗歌鉴赏:
《竹枝歌十首》是周巽的一组诗作,其中第四首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民俗情趣展现了巴蜀地区的独特风貌。开篇“霜叶如花满眼飘”便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出秋冬季节的美丽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接着“巴童歌驻木兰桡”展现了儿童的天真与无邪,木兰船则承载着巴蜀的文化和传统,形成强烈的地方色彩。
“水来峡口滩方急”描绘了水流急促的峡口,生动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仿佛能听见水流的轰鸣声。最后一句“船到夔州路更遥”则透出一种无奈与思乡情怀,尽管自然景色如画,但归家的路途依然漫长,令人感慨。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人文情感,使得诗意更加深厚,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叶如花满眼飘:描绘了秋冬季节,霜打的叶子在风中飞舞,形成如花般的美丽景象。
- 巴童歌驻木兰桡:巴蜀的孩子们在船上唱歌,展现了童趣与乡土风情。
- 水来峡口滩方急:描写峡口水流湍急的景象,暗示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船到夔州路更遥:尽管有美丽的自然景色,但去往夔州的路途依然漫长,体现了对归乡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霜叶如花”比喻秋冬季节的美丽。
- 拟人:巴童的歌声仿佛为船只驻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民俗活动,表达了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和对归乡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叶:象征秋冬,寓意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巴童:象征童年与纯真,体现地方文化的传承。
- 木兰桡:代表传统文化与航海的生活。
- 峡口:象征自然的险峻与美丽,暗含人生旅途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霜叶如花满眼飘”中“霜叶”指的是什么季节的叶子?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
D. 冬春 -
诗中“巴童”是指哪个地区的孩子?
A. 江南
B. 北方
C. 巴蜀
D. 西域 -
“船到夔州路更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自然的美丽
B. 归乡的渴望
C. 旅行的快乐
D. 生活的艰辛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但更侧重于壮阔的气势。而周巽的这首诗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强调地方文化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周巽研究》
- 《竹枝歌全解》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