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四之四)》

时间: 2025-01-26 07:23:58

雨过碧云秋。

烟草汀洲。

远山相对一眉愁。

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

为问木兰舟。

何处淹留。

相思今夜忍登楼。

楼下谁家歌水调。

明月杨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四之四)
雨过碧云秋。烟草汀洲。远山相对一眉愁。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相思今夜忍登楼。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杨州。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碧云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烟雾缭绕的草地和滩涂上,远山的轮廓让人增添了几分忧愁。可惜在芳华的年岁里,桥边的柳树没有系上兰舟。想问那木兰舟,究竟停留在何处。今夜的相思,让我忍不住想登高望远。楼下传来谁家的歌声,伴着水的调子,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扬州。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云:清澈的蓝天和白云。
  • 烟草汀洲:烟雾弥漫的草地与滩涂。
  • 一眉愁:远山的轮廓似眉,带着一丝忧愁。
  • 芳年:美好的年华。
  • 木兰舟:一种小船,象征游子或分别。
  • 忍登楼:忍不住想要登楼远望。

典故解析:

  • “兰舟”常用以象征游子或情人的行舟,表达思念和离别之情。
  • “明月杨州”指的是扬州的明月,扬州自古以来便是风光旖旎之地,常被诗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5),字方回,号梦窗,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写词。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见长,情感真挚而深邃,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浪淘沙(四之四)》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怀和对故人的思念。开头的“雨过碧云秋”,给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感觉,而随之而来的“远山相对一眉愁”则瞬间转变了情绪,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起伏,正是贺铸词作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的描写中,桥畔的柳树和“兰舟”相结合,暗示了游子的离去和思念的深重。尤其是“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勾勒出一种对失去的追问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结尾的“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杨州”则以生动的画面将诗的情感升华,明亮的月光与悠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寂寥的氛围。

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既细腻又深邃,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宋词独特的美感和情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过碧云秋:描绘雨后清新的秋天,碧蓝的天空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烟草汀洲:描写烟雾缭绕的草地和滩涂,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
  3. 远山相对一眉愁:远山的轮廓如眉,带着忧愁的情感,形成对比。
  4. 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桥边的柳树没有系上兰舟,隐喻离别。
  5. 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询问木兰舟的去向,表达对游子的思念。
  6. 相思今夜忍登楼:因思念而忍不住想登高望远。
  7. 楼下谁家歌水调,明月杨州:描绘楼下传来的歌声与明月,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山相对一眉愁”,用“眉”比喻远山的轮廓。
  • 拟人:如“可惜芳年”,将年份赋予感情。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离别的思念,情感深刻且细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洗净与新生。
  • 碧云:象征清新与宁静。
  • 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
  • 兰舟:象征游子与离愁。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圆。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云”是指什么?

    • A. 白云
    • B. 蓝天与白云
    • C. 烟雾缭绕
  2. “可惜芳年桥畔柳”中的“芳年”指的是什么?

    • A. 繁华的年华
    • B. 美好的年华
    • C. 平淡的年华
  3. “明月杨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思念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贺铸的《浪淘沙(四之四)》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贺铸更注重自然场景的描绘,李清照则多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