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寿南涧)》

时间: 2025-01-27 04:02:51

君王著意履声间。

便令押、紫宸班。

今代又尊韩。

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

功业后来看。

似江左、风流谢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白话文翻译:

君王特别重视在声色之间的表现,因而让人们把紫宸班的官职牢牢把握在手中。如今的朝代又尊重韩愈这样的文人,官吏的文章如同泰山般高峻。我举杯祝愿千年长寿,问你有什么事,早点和赤松老仙一起无所事事。功业到了后来再来看,正如江左的风流人物谢安。

注释:

  • 君王:指皇帝。
  • 履声间:指在音乐声中、声色之间。
  • 押紫宸班:紫宸班为宫廷中的官员或乐师,表示重要地位。
  • :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 道吏部:指负责文书和官吏的部门。
  • 千岁:祝愿长寿。
  • 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道士,象征长生不老。
  • 功业:指功勋和事业。
  • 江左风流谢安: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以风流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抗金英雄。他的词作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民族气节。

创作背景:

《太常引(寿南涧)》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局动荡,金朝侵扰南宋,辛弃疾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长寿、理想人生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慕。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君主对音乐及文人的重视,展现了一个政治与文化交织的深刻主题。开篇提到“君王著意履声间”,将视线引向宫廷的声色生活,反映出当时社会重视文化的人文气息。但随之而来的“便令押紫宸班”,则是对权力与地位的暗示,显示出辛弃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感受。

接着提到“今代又尊韩”,这一句中提到唐代名士韩愈,表明对文人的尊重与追寻。诗人并以“道吏部文章泰山”来形容当时文人的地位与成就,显示出对文学的崇高理想。

“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则转向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渴望与赤松子这样的道士共同享受悠闲的生活,体现出对超脱与自由的向往。最后“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的比拟,表达了对历史风流人物的仰慕和对自身理想的追求。

整首词在美丽的文辞中流露出辛弃疾对理想人生的反思与追求,虽身处动乱之中,但他依然向往着一种高洁的生活和长久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王著意履声间:皇帝特别重视声色之事,暗示政治与文化的结合。
  2. 便令押紫宸班:让重要的官员在这里执掌权力,反映出对权力的警惕。
  3. 今代又尊韩:当代重视文人,表明文人的重要性。
  4. 道吏部文章泰山:道德与文才的重视,文章如泰山般重要。
  5.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祝愿长寿,询问理想的生活状态。
  6. 早伴赤松闲:渴望与道士一同享受清闲生活。
  7. 功业后来看:对未来成就的期待。
  8. 似江左风流谢安:以谢安来比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人物,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比喻:将文人比作泰山,强调其崇高地位。
  • 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对当代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慕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辛弃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长寿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王:权力与政治的象征。
  • 紫宸班:文化与权力的结合。
  • 赤松:道教与长生的象征。
  • 谢安:历史风流与理想人物的化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的号是什么?

    • A. 幼安
    • B. 稼轩
    • C. 孤雁
    • D. 风流
  2. “君王著意履声间”中的“履声”指的是什么?

    • A. 步伐
    • B. 声音
    • C. 音乐
    • D. 说话
  3. “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 A. 对功名的追求
    • B. 对长寿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虽同为宋代词人,但辛弃疾更多表现豪放与激昂,李清照则倾向于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