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天台 曹勋 〔宋代〕 悬车归台山,乘田方自勤。 岂谓羁紲旧,严召烦圣君。 至止忽三岁,遇事无一欣。 屡奏归田书,遐心行白云。
白话文翻译: 我辞官归隐于台山,勤勉地从事农耕。 没想到旧日的束缚再次降临,被圣明的君主严令召回。 来到这里突然已过了三年,遇到的事情没有一件让我感到高兴。 我多次上书请求归田,我的心早已随着白云飘向远方。
注释:
- 悬车:指辞官归隐。
- 台山:指作者归隐的地方。
- 乘田:从事农耕。
- 羁紲:束缚,指被召回朝廷。
- 严召:严厉的召令。
- 至止:到达这里。
- 遐心:远离尘世的心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70),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生活感受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曹勋在被召回朝廷后,对过去归隐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归隐与官场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悬车归台山”与“严召烦圣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至止忽三岁,遇事无一欣”则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 首句“悬车归台山”,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和行动。
- 次句“乘田方自勤”,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勤劳耕作。
- 第三句“岂谓羁紲旧”,表达了作者对被召回的意外和无奈。
- 第四句“严召烦圣君”,说明了召回的严厉和作者的烦恼。
- 第五句“至止忽三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的感慨。
- 末句“屡奏归田书,遐心行白云”,表达了作者多次请求归田的愿望和向往自由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归隐与官场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 拟人:“遐心行白云”中的“行”字赋予了心境以动态,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作者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意象分析:
- 台山:象征着归隐的理想之地。
- 白云:象征着自由和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勋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田园生活 答案:B
-
诗中的“悬车”指的是什么? A. 辞官归隐 B. 驾车旅行 答案:A
-
作者在被召回朝廷后,心情如何? A. 高兴 B. 不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曹勋的《忆天台》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