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1-10 22:37: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径通车辙,全家隐薜萝。
俗人望崖返,长者及门多。
往往知蜗舍,时时叩雀罗。
鸡栖柏厚去,犊驾太丘过。
骥尾聊同托,骊驹且莫歌。
平生疑泄柳,不纳意如何。
白话文翻译:
小路上留下车辙,全家隐居在薜荔和萝卜的掩映之中。
普通人从崖边回望,常常有长者到门前拜访。
人们常常知道我住的小屋,时常有雀鸟在窗外啼叫。
鸡栖息在高大的柏树上,牛犊从太丘的路过。
骏马的尾巴聊天聊地,骊驹却暂时不要歌唱。
我一生怀疑那些柳树是否真的泄露了我的心思,
难道这就是我的心意?
注释:
- 薜萝:薜荔,一种常见的蔓藤植物,通常用来形容隐居生活中的自然环境。
- 俗人:平常人,指的是没有高洁志操的普通人。
- 蜗舍:蜗牛的家,形容简陋的居所。
- 鸡栖柏:鸡栖息在柏树上,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犊驾:牛犊,常用于形容年轻和无忧无虑的状态。
- 骥尾:指名马的尾巴,表示高贵的象征。
- 骊驹:名马的年轻马,常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伯伦,号天池,宋代诗人,崇宁年间进士,曾任官职,因其诗才被誉为“流派之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隐居于竹溪草堂期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喧嚣的淡漠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隐居生活场景,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诗中开头的“小径通车辙”,便是对隐居环境的一种描绘,车辙的存在说明虽然隐居,但仍有往来的访客,显示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接着,用“全家隐薜萝”描绘了家庭的温馨,薜荔的缠绕象征着生活的安逸和自然的包围。
“俗人望崖返,长者及门多。”这句则揭示了隐居生活的社会联系,尽管身处偏远,但仍有长者来访,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与人际关系的珍视。随后的“往往知蜗舍,时时叩雀罗”通过蜗舍和雀鸟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哲思和安静的自我反思。
诗的最后两句“平生疑泄柳,不纳意如何”,更是回归到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也折射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与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径通车辙:隐居环境虽偏僻,但有车辙可见,说明并非完全与世隔绝。
- 全家隐薜萝:家庭隐居在自然中,象征宁静与和谐。
- 俗人望崖返:普通人从山崖处回望,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长者及门多:长者频繁来访,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珍贵。
- 往往知蜗舍:人们了解诗人的居所,显示出隐居生活的社会影响。
- 时时叩雀罗:窗外时常有鸟鸣,增添自然的生机。
- 鸡栖柏厚去:鸡栖息在柏树上,表现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犊驾太丘过:牛犊自由自在地经过,象征无忧无虑的生活。
- 骥尾聊同托:高贵的骏马在此相聚,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
- 骊驹且莫歌:年轻的马儿暂时不歌唱,寓意要珍惜当下。
- 平生疑泄柳:诗人对外界的怀疑与内心的困惑。
- 不纳意如何:对自己内心的思考与疑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蜗舍”比喻简陋的居所,生动形象。
- 拟人:雀鸟啼叫、鸡栖柏树,赋予自然生命,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用词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性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径:象征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 薜萝:象征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然。
- 蜗舍:表现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雀罗: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欢乐。
- 鸡、犊: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述的隐居环境是怎样的?
- A. 车水马龙
- B. 宁静自然
- C. 喧闹繁华
-
“鸡栖柏厚去”中的“柏”指什么?
- A. 一种树木
- B. 一种草
- C. 一种动物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热衷于世俗
- B. 向往隐逸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意境相近。
- 王维《鹿柴》: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