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亭二十韵》
时间: 2025-01-26 00:47: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南服颁诏条,东林证迷误。
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
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
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
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
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
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
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
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
孱颜石户启,杳霭溪云度。
松籁韵宫商,鸳甍势翔溯。
津梁危彴架,济物虚舟渡。
环流驰羽觞,金英妒妆嫭。
笳吟寒垒迥,鸟噪空山暮。
怅望麋鹿心,低回车马路。
悬冠谢陶令,褫珮怀疏傅。
遐想蜕缨緌,徒惭恤襦袴。
福盈祸之倚,权胜道所恶。
何必栖禅关,无言自冥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自谦才疏,认为自己得不到重用,所追求的名利并非如刘备三顾草庐那样的真心挖掘。南方的诏令和东林的迷误,让他感到困惑。当他未能听闻自己的工作效益时,偶尔逃离了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他在激流中清理池塘,沿着陡峭的山崖走路。西边的岩石上,朝阳照耀,深深的山谷中藏着宿雾。影子的气息让他感到清爽,凉风轻抚着他的衣衫和鞋履。他在高处思索,视野开阔,远远望去川原如织。孤帆在烟雾中漂泊,乌鸦在江边的树上聚集。他独自探访静谧的洞府,仿佛遇到了道家的隐士。一瞬间,他感受到真理的启示,百年的成就也不过是妄想。他的面容苍白,石门开启,迷雾缭绕的溪云流过。松涛声中,乐音悠扬,鸳鸯飞翔而回。渡口的桥梁摇摇欲坠,虚舟在水上漂流。杯中的酒流转,金色的花朵让人妒忌。寒冷的笳声在远处的垒墙中回响,鸟鸣声伴着空山的黄昏。怅望着麋鹿的心情,徘徊在车马的道路上。悬挂的帽子告别了陶渊明,褫夺的玉佩怀念着疏远的傅毅。遥想脱去缨络,徒然感到羞愧。福气与祸害之间的依赖,权势胜过了道德的厌恶。何必依附于禅关,默默地体悟真理。
注释:
- 乏才叨八使:乏才指缺乏才能,“叨八使”意指不被重用,反映作者的自谦。
- 徇禄非三顾:徇禄指追求名利,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寓意真心重才。
- 西岩焕朝旭:西边的岩石上,晨曦照耀,表现自然的美丽景象。
典故解析:
- 三顾草庐:出自《三国演义》,指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惜多次拜访,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望。
- 陶令:指陶渊明,隐士,辞官归隐,追求自然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曾以诗名留世,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源于作者对政治失意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喧闹与宁静之间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思考与对人生的领悟。开头部分自谦之辞,显得谦卑而深刻,作者以“乏才”来开启,随后借助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心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各处的自然意象,如“孤帆逗汀烟”、“松籁韵宫商”等,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寻求心灵的归宿。最后,诗人抒发对权势与道德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悟道的重要性。这种对比鲜明、情感丰富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乏才叨八使:反映作者的自谦与对自身才能的否定。
- 徇禄非三顾:表达对名利的冷漠,强调真心重才的稀缺。
- 激水浚坳塘: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活动,显示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心境,展现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悟,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帆:象征孤独的旅程,反映诗人内心的寂寞。
- 晨旭:象征新的希望与生命力,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乏才叨八使”中的“乏才”指什么?
- A. 有才能
- B. 没有才能 (正确答案)
-
“西岩焕朝旭”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 A. 晚霞
- B. 朝阳 (正确答案)
-
诗中提到的“陶令”是指谁?
- A. 陶渊明 (正确答案)
- B. 陶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的作品,同样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却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