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时间: 2025-01-25 23:06:01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国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
峡出朝云下,江来暮雨西。
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楚国巫山的秀美风光,白天清脆的猿啼声响彻山林,春天的树木郁郁葱葱,碧绿的山峰层层叠叠。清晨云雾从峡谷中涌出,傍晚江水伴随着西风细雨流淌。阳台的归路笔直,不怕迷失在回家的路上。

注释:

  •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位于今湖北、湖南一带,以山水秀美著称。
  • 巫山:位于今重庆,是著名的风景区,以奇峰异石而闻名。
  • 清猿:指的是清脆的猿叫声,象征自然的灵动。
  • 万重春树:形容春天的树木繁茂,层层叠叠。
  • 十二碧峰:指巫山的十二个山峰,形态各异,色彩鲜艳。
  • 峡出朝云下:描述峡谷中清晨的云雾,给人以神秘之感。
  • 阳台:指的是一处高地或平台,可以俯瞰周围的风景。
  • 归路直:形容回家的路笔直,心中无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方平,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乐府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景物,往往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巫山高》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常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家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巫山高》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巫山的秀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开篇“楚国巫山秀”即点名了地点,给人以清晰的地理印象。接下来的“清猿日夜啼”,通过生动的声音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远的自然氛围。诗中多次提及春树、碧峰,展现了巫山的丰饶与美丽。尤其是“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不仅展现了层层叠叠的美丽景色,更给人一种蓬勃生机的感觉。后半部分则描绘了峡谷和江水的景象,形成了晨昏交替的自然画面,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遐想。最后两句“阳台归路直,不畏向家迷”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向往与归属。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国巫山秀:点明地点,巫山的美丽。
  2. 清猿日夜啼:描绘清晨和夜晚的猿声,表现自然的生机。
  3. 万重春树合:春天树木繁茂,生机盎然。
  4. 十二碧峰齐:巫山的山峰色彩鲜艳,形态各异。
  5. 峡出朝云下:峡谷中清晨的云雾,展现了自然的神秘。
  6. 江来暮雨西:描绘傍晚的雨景,增强诗的层次感。
  7. 阳台归路直:表达了回家的路途清晰。
  8. 不畏向家迷:心中无忧,坚定归家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巫山的美景比喻为清新的自然景观。
  • 拟人:通过“清猿日夜啼”赋予猿以情感。
  • 对仗:如“万重春树合,十二碧峰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着美丽和灵性,代表自然的神秘力量。
  • 清猿:象征自然的声音,带来生命的活力。
  • 春树、碧峰:象征着繁荣和生机,传递出春天的气息。
  • 朝云、暮雨:代表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山峰数量是?

    • A. 10
    • B. 12
    • C. 15
    • D. 20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猿声是“__日夜啼”。

  3. 判断题:诗中“阳台归路直”表达了诗人对归家之路的迷茫。(对/错)

答案:

  1. B. 12
  2. 清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望岳》:同样描绘山川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景仰。
  • 《山居秋暝》: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方平生平资料与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