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大都护
单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
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
白话文翻译:
虽然单于不出征,但都护的事务在边疆依然艰深。
你在幕中掌握机密,能够为高士的心意着想。
海边初月渐近,沙漠中的阴云满怀愁绪。
向西望去,郭将军如同我的儿子,即将离别,眼泪满襟。
注释:
- 单于:匈奴的称号,这里指代敌对势力。
- 都护:古代对边疆统治者的称谓,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
- 幕中秘:指在军中掌握机密事务的人。
- 高士心:指志向高远的人,隐含对李大都护的赞扬。
- 海头:这里指海边。
- 初月:新月,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 碛里:沙漠,象征荒凉和艰辛。
- 郭犹子:指郭将军,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建,字景行,唐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常建为李大都护送行之际,表达了对李大都护的深情厚谊和对边疆艰难环境的关切,反映了当时唐朝边防的紧张局势及对士兵的关怀。
诗歌鉴赏:
《送李大都护》是一首饱含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李大都护即将出征的场景描绘,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的祝福。开头两句提到“单于虽不战”,显示出边疆虽暂时平静,但边防事务却深重,暗示了战事的潜在威胁。接着提到李大都护能够“为高士心”,不仅表现了对其能力的赞誉,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士兵的责任感。
后两句通过“海头近初月,碛里多愁阴”,描绘出边疆的环境和诗人内心的忧虑。海的宁静与沙漠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李大都护的担忧与不舍。最后一句“将分泪满襟”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诗人与李大都护之间深厚的友情,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单于虽不战:尽管敌人不发起战争,这个开头暗示了表面平静下的复杂局势。
- 都护事边深:都护在边疆的责任重大,暗示边境的压力和挑战。
- 君执幕中秘:称赞李大都护在幕府中掌握重要机密,重要性突出。
- 能为高士心:李大都护不仅有能力,还能理解高士的心意,表现其深厚的情义。
- 海头近初月:描绘宁静的海面与初月,象征希望与美好。
- 碛里多愁阴:沙漠中的阴霾象征着艰辛和忧虑,形成对比。
- 西望郭犹子:向西望去,郭将军如同自己的儿子,情感真挚。
- 将分泪满襟:离别之时,眼泪满襟,表达深厚的友情与不舍。
修辞手法:
- 对比:海的宁静与沙漠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郭将军比作自己的儿子,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 拟人:用“愁阴”来形容沙漠的景象,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送别,传达了对国家和士兵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情感基调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单于:敌对势力,象征战争的威胁。
- 都护:象征边疆的守护者,责任与担当。
- 初月:象征希望和新的开始。
- 碛里:象征艰难险阻的环境。
- 泪满襟:象征离别时的情感与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单于虽不战”的意思是: A. 单于频繁出征
B. 单于暂时没有战争
C. 单于已经被打败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都护”主要指的是: A. 边疆的统治者
B. 农田的守护者
C. 城市的管理者
答案:A -
“将分泪满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舍与悲伤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的《送别》与常建的《送李大都护》均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惜别之情,但《送别》更侧重于对离别时的孤独感的描绘,而《送李大都护》则结合了责任与情谊,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