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11 22:42:42意思解释
摸鱼儿
作者: 马熙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老圃机务。宰相得请归田里,久旱忽逢甘雨。怀鄂渚。怅黄鹤楼前,鹦鹉翔烟屿。清魂可语。奈信美江山,无穷湖海,难得故乡趣。西园地,天意昔年曾许。埙篪近协音吕。筑台浚沼方竣事,更办雪儿佳句。仍酹醑。为祷尔三家,恐有治园谱。今吾胜古。问孟氏芳邻,何时康乐,何似柬之圃。
白话文翻译:
我在坡塘边种下了杨柳,忙于打理那片老园子。宰相的邀请让我回归田园,久旱之后突然迎来了甘美的雨水。怀念鄂渚,怅然若失于黄鹤楼前,鹦鹉在烟雾缭绕的岛屿上翱翔。清幽的灵魂可以与之倾诉。可惜这美丽的江山,无边无际的湖海,让我难以品味故乡的乐趣。西园的土地,曾经的天意早已许下。笙箫的音律逐渐和谐。筑台掘沼的工程刚刚完成,更要写出优美的诗句。依然要祭酒,祈祷你们三家,恐怕还有治园的谱牒。如今我胜过古人。问问孟家的邻居,什么时候才能欢庆康乐,何如那柬之园。
注释:
- 陂塘: 坡塘,指的是水塘。
- 参知: 指宰相或高官的称谓。
- 老圃: 老园子,指古老的花园。
- 鄂渚: 怀念的地方,指的是鄂渚,位于长江中游,风景优美。
- 鹦鹉: 指鹦鹉鸟,在诗中象征着自由和美好。
- 埙篪: 古代乐器,埙是一种吹奏乐器,篪是一种拨弦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熙,元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主要以诗词创作著称,风格多样,兼具田园情怀与历史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中通过种植杨柳、回归田园、甘雨滋润等意象,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尤其在描绘黄鹤楼前的情景时,诗人通过鹦鹉的飞翔,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反思了古今,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现实的无奈,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结构上,诗歌采用了较为自由的格式,音律和谐,富有音乐感,使得整个作品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艺术的呈现。马熙通过对故乡和自然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内心的共鸣,使得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哲理思考,深刻而富有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买陂塘旋栽杨柳: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种植杨柳是对自然的向往。
- 参知老圃机务: 说明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忙碌生活。
- 宰相得请归田里: 透露出一种政治上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久旱忽逢甘雨: 自然的恩赐,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怀鄂渚: 诗人对美丽风景的怀念。
- 怅黄鹤楼前: 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感叹。
- 鹦鹉翔烟屿: 自由自在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理想生活。
- 清魂可语: 表现出诗人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 奈信美江山: 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惋惜。
- 西园地,天意昔年曾许: 反映出诗人对命运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鹦鹉翔烟屿”描绘自由的理想生活。
- 拟人: 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亲切感。
- 对仗: 诗中常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既理想又现实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 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黄鹤楼: 代表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 鹦鹉: 代表自由与美好的生活。
- 甘雨: 象征着自然的恩惠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
- B. 历史与文化
- C. 田园生活
- D. 自然的恩赐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久旱忽逢__”反映了自然的__。
-
判断题: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B
- 甘雨; 恩赐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摸鱼儿》: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简洁,而《摸鱼儿》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故事性表达了更深的情感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