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八咏之六右赵佗石》

时间: 2025-02-04 13:41:28

西戍夕阳晴,东城石镜明。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戍夕阳晴,东城石镜明。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

白话文翻译:

在西边的戍楼上,夕阳明媚而晴朗;
东城的石头犹如明亮的镜子。
有一座山叫做八字,正好像是两道眉毛横在天际。

注释:

  • :防守、守卫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戍楼。
  • 夕阳:傍晚时分的太阳。
  • 石镜:石头如镜面一般,形容石头的光滑和明亮。
  • 八字山:山的形状像“八”字,这是一种特定的地理特征。
  • 眉横:形容山的形状像是人的眉毛。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八字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名,或是地区的地标。八字形状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眉毛则与人的情感和神态相关。诗中用自然景观与人相联系,表达一种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梦白,号湘妃,宋代词人、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美景,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山水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贺铸游览江夏的过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赞美。正值傍晚,夕阳的光辉映照大地,诗人借景抒情,寄托了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江夏八咏之六右赵佗石》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夏地区的自然风光。开篇的“西戍夕阳晴”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夕阳的余晖洒在戍楼上,映衬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气氛。接着“东城石镜明”,石头的明亮如同镜子,反射出周围的美景,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一句则将目光转向远方的山峦,山的形状与人的眉毛相似,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整体来看,诗中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戍夕阳晴:描绘了傍晚的戍楼,夕阳照耀,气候晴朗,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东城石镜明:东城的石头如镜一般,光亮照人,反映出自然的美丽。
  • 有山名八字:指代特定的地理特征,传达出对自然地貌的观察。
  • 供作两眉横:将山的形态与人类的特征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趣味性与形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眉毛”,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夏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宁静、温暖与美好时光。
  • 石镜:代表清澈、真实的自然状态。
  • 八字山:寓意独特的自然形态,与人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城石镜”比喻什么?

    • A. 水面
    • B. 石头
    • C. 天空
    • D. 山
  2. “有山名八字”中的“八字”指的是什么?

    • A. 山的高度
    • B. 山的形状
    • C. 山的颜色
    • D. 山的气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贺铸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表达豪放与壮志。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贺铸相关研究书籍
  • 《宋代诗词选》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