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梅》

时间: 2025-01-11 14:33:30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

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

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

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梅
陆游 〔宋代〕

竹篱数掩傍鱼矶,
万点梅花掠地飞。
正喜巡檐来索笑,
已悲临水送将归。
影横月处愁空绝,
子满枝时事更非。
自古情锺在吾辈,
尊前莫怪泪沾衣。


白话文翻译:

在竹篱笆旁边的鱼矶处,几处竹篱掩映着万点梅花,像是在地上飞舞。正高兴着在屋檐下欢笑,没想到却又悲伤地在水边送别。月影斜映,愁思似乎无处可寄,梅子满枝,时局却已不再是往日。自古以来情感深厚的都是我们这些人,酒杯前莫要怪我泪沾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 鱼矶:指钓鱼的地方,水边的岩石或小洲。
  • 万点梅花:形容梅花数量之多,像点点雪花一样。
  • 巡檐:在屋檐下走动,指嬉笑玩耍的状态。
  • 临水:在水边,临近水面。
  • 影横月处:月光斜照,影子也随之横斜。
  • 子满枝:指梅子成熟、满树挂果。
  • 情锺:指情感深厚。

典故解析:

“自古情锺在吾辈”可理解为自古以来,情感深厚的人都是我们这一代,表现出一种对情感的追求与认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老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品风格多样,尤其以爱国、抒情和咏史见长。

创作背景:
《别梅》作于陆游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困境之际。诗中表现了对梅花的眷恋与对时局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诗歌鉴赏:

陆游的《别梅》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开篇的“竹篱数掩傍鱼矶”,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场景,梅花在竹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媚与清丽。诗人通过“正喜巡檐来索笑”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欢愉,然而“已悲临水送将归”的转折,瞬间把情感带入了低谷,反映出对即将离别的哀伤。

在这幅情景中,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影横月处愁空绝”,在月光的映照下,影子交错,愁苦感愈发明显,诗人感受到一种空虚的绝望,似乎连月光也无法抚慰内心的哀伤。

最后两句自古以来以情感为重的诗人,表达了对殷切情感的珍视与感人的泪水。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生活的无奈,情感真实且深刻,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卓越诗人的才华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篱数掩傍鱼矶: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竹篱笆旁边是钓鱼的地方,营造了自然的静谧。
  2. 万点梅花掠地飞:梅花纷纷扬扬,形象地展示了梅花的盛放以及春天的气息。
  3. 正喜巡檐来索笑:表现了诗人高兴的心情,正玩耍嬉笑。
  4. 已悲临水送将归:却因离别而感到悲伤,情绪的转折极为自然。
  5. 影横月处愁空绝:月影斜映,孤独的影子传达出愁苦。
  6. 子满枝时事更非:梅子已成熟,但时局已非往日美好。
  7. 自古情锺在吾辈:感叹自古以来,情感深厚的人都是我们这一代。
  8. 尊前莫怪泪沾衣:在酒杯前,诗人请求他人理解自己的泪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万点梅花掠地飞”比喻梅花的美丽与轻盈。
  • 对仗:整首诗注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梅花的“掠地飞”赋予了自然以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社会时局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同时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2. 月影:代表孤独与愁苦,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3. 竹篱:象征着自然与宁静,营造出诗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梅花的景象? A. 竹篱数掩傍鱼矶
    B. 正喜巡檐来索笑
    C. 万点梅花掠地飞
    D. 自古情锺在吾辈

  2. 诗中提到的“影横月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愁苦
    C. 希望
    D. 愤怒

  3. 诗人希望别人如何看待他的泪水?
    A. 不以为然
    B. 理解
    C. 嘲笑
    D. 忽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别梅》与白居易的《红楼梦》中梅花的意象对比。陆游强调了离别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白居易则更注重梅花作为美的象征,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前者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流露,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