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井》

时间: 2025-01-26 05:22:16

决甃神通未易论,雨声留客夜翻盆。

不辞客路春泥滑,且足秧田旧水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决甃神通未易论,
雨声留客夜翻盆。
不辞客路春泥滑,
且足秧田旧水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作者正留客于此,虽是春天的泥泞道路,仍然愿意踏上去。雨声如同翻动的盆子,喧闹而热闹,留住了客人,尽管道路泥泞,依然愿意走向旧日的水田。

注释:

  • 决甃:甃(zhòu)指的是砖石的砌筑,决甃可以理解为雨水渗透到砖石中,形成一种自然的通道。
  • 神通:这里指的是神奇的能力,形容雨声的奇妙效果。
  • 翻盆:形容雨声如同翻动的盆子一样嘈杂。
  • 不辞:不嫌弃、不放弃。
  • 客路:指的是客人走的路。
  • 春泥滑:春天的泥土湿滑。
  • 秧田:指种秧的田地,水痕则指的是田地上留下的水流痕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雨声留客”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雨夜的描写,常常用雨声来表现客人心境的留恋与思绪的纷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对乡土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留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鳗井》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雨夜留客的场景。诗的开头以“决甃神通未易论”引出雨声的渗透与奇妙,仿佛在说,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接着“雨声留客夜翻盆”则生动地表现了雨声的喧闹与热烈,仿佛在翻动一个个盆子,传达出一种生气勃勃的氛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时刻的珍视。

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表现出一种不畏艰辛的心态,“不辞客路春泥滑”,尽管路途泥泞,依然愿意踏上这条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一句“且足秧田旧水痕”则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水痕象征着往日的生活痕迹,给人一种温暖的怀旧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以“雨声”“泥滑”“水痕”构建了一个富有生机的春夜场景,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友人的留恋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决甃神通未易论”:雨水渗透砖石,形成的声响并不容易用语言描述,暗示自然的神秘。
    2. “雨声留客夜翻盆”:雨声似翻动的盆子,生动而具有感染力,吸引客人留下。
    3. “不辞客路春泥滑”:即使路途泥泞,作者仍愿意前行,体现出对朋友的重视。
    4. “且足秧田旧水痕”:在泥泞的道路上,留下了对旧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翻盆,形象生动。
    • 拟人:雨声仿佛具有留住客人的能力,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惜,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 雨声: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魅力。
  • 泥滑:代表春天的生机,但也暗含生活的艰难。
  • 水痕:象征着过去的记忆与生活的痕迹,具有怀旧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决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类
    B. 砖石的砌筑
    C. 春天的泥土
    D. 夜晚的声音

  2. 诗中“雨声留客夜翻盆”的意境表达了什么? A. 雨声的嘈杂
    B. 客人的离去
    C. 自然的宁静
    D. 田园的静谧

  3. “不辞客路春泥滑”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泥土的厌恶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旅行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比较范成大的《鳗井》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范成大更侧重于人与自然间的互动与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宁静的自然氛围。范成大的作品中,友情的主题更为突出,而王维则在安静中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能够对《鳗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