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陈和叔》

时间: 2025-01-11 01:47:27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後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白话文翻译:

我毁掉车子,只为小屋勉强容身,三年来我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淡薄。白天我住在棺材旁边,晚上又常常到达。冬天沿着沟渠寻找春天的迹象。南边的檐口却无法等待你回到家乡,只有苍凉的墓碑让我怀念已故的亲人。即使我们今后再相聚,也没有这样的快乐,只有在山林中老去,心中满是伤感。

注释:

  • 毁车为屋:毁掉车子,搭建简陋的住所,体现生活困窘。
  • 薄主人:与主人之间的关系疏远。
  • 昼寓椁砖:白天住在棺材旁,暗示死亡和哀伤。
  • 冬沿沟彴复寻春:在冬天沿着小路寻找春天,象征渴望希望和生机。
  • 苍墓垂成我丧亲:苍凉的墓碑提醒我亲人的离世。
  • 后会纵多无此乐:即使重聚,也不会有此乐趣,表达孤独与哀伤。

典故解析:

  • 南陔不洎公归里:可能指南方的归乡之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苍墓:象征逝去的亲人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以变法著称,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其诗词作品在风格上兼具雄浑与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成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中的动荡时期。诗中充满了对亲人逝去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与个人失落中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呈陈和叔》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展现了王安石在生活困顿与亲人离世后的孤独感受。诗人用“毁车为屋”开篇,直接呈现出其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生活负担。接着,他通过“昼寓椁砖常至夜”,将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冬沿沟彴复寻春”一句,诗人展现出对生命与希望的渴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希望能找到春天的迹象。这种渴望不仅是对自然的期待,更是对生活重新焕发生机的盼望。然而,随之而来的“苍墓垂成我丧亲”,又一次将诗人拉回到失去的痛苦之中,令他无法摆脱对亲人的怀念与哀伤。

最后两句“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则是对未来与孤独的深刻反思。即使未来还有重聚的机会,也无法重温过去的快乐,最终只能在孤独的山林中老去,令人倍感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毁车为屋仅容身:表达生活的困苦,舍弃车子只为搭建一个能容身的小屋。
    • 三岁相要薄主人:与主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暗示孤独感。
    • 昼寓椁砖常至夜:日夜与死亡相伴,生活中充满了哀痛。
    • 冬沿沟彴复寻春:在寒冷的冬季,仍然渴望春天的到来,象征希望。
    • 南陔不洎公归里:对家乡的思念与无法归家的无奈。
    • 苍墓垂成我丧亲:亲人的离世带来的深重悲痛。
    • 后会纵多无此乐:即使再会也不会再有快乐,表现出内心的孤独。
    • 山林投老一伤神:在山林中老去,感到悲伤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昼寓椁砖常至夜”,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比作“毁车为屋”,形象生动。
    • 意象:运用“苍墓”、“山林”等意象,展现孤独和失去的主题。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生活的艰难与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体现出一种在困境中苦苦追寻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毁车:象征生活的困窘。
  • 椁砖:暗示死亡与哀悼。
  • 沟彴:象征寻找希望与生机。
  • 苍墓:代表逝去的亲人。
  • 山林:象征孤独的老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诗《呈陈和叔》写于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毁车为屋”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困苦
    • C) 生活愉快
    • D) 生活平淡
  3. 诗中提到的“苍墓”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
    • C) 亲人的离世
    • D) 家乡的景色

答案:

  1. B) 宋代
  2. B) 生活困苦
  3. C) 亲人的离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王安石更加侧重于现实的苦难与孤独,而李白则多以豪放的情怀和对自由的向往为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安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