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禅几曾陪白氎巾,
柑花似雪斗芳新。
而今柑子圆如弹,
不见浇花供佛人。
白话文翻译:
这张禅椅曾陪伴着我披着白色的氎巾,
柑橘花如雪般清新芬芳。
如今柑橘的果实圆得像弹丸,
却不见有人来浇水供奉佛祖。
注释:
- 禅几:禅坐用的桌子,指代修行的环境。
- 白氎巾:白色的氎巾是古时僧人或修道者的装束,象征清净。
- 柑花:柑橘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斗芳新:形容芳香四溢,十分新鲜。
- 圆如弹:形容柑橘果实圆润如弹丸,生动形象。
- 浇花供佛人:指代供奉佛祖的信徒,表达对信仰的追求和对佛教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此诗通过描绘柑橘花和果实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所提到的“供佛人”,可以理解为对信仰与修行的追求,暗示着对生活中精神寄托的思考。作者在这里对比了过去的宁静与当下的寂寞,寓意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华,号千里,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风格清新、质朴,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晚期,可能是在他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中创作的。诗中通过对小寺庙环境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跋小寺旧题》以简洁的语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便提到“禅几”,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清净的境界。接着以“柑花似雪斗芳新”描绘出那种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新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转而描写如今的柑子“圆如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逐渐渗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通过“浇花供佛人”表达出一种孤寂感,似乎在感叹当年的繁华已不再,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加大。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禅几曾陪白氎巾: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寺庙中静坐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柑花似雪斗芳新:描绘了柑橘花盛开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而今柑子圆如弹:对比现在的柑子果实,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不见浇花供佛人:表达了对往日信仰与生活的追忆,暗示着人们对精神寄托的缺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柑子比作弹,形象生动。
- 对偶:前后句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与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禅几: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柑花:代表自然与生命的美好,象征希望。
- 柑子:象征成熟与时间的变化。
- 供佛人:象征对信仰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氎巾”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清净
- C. 繁华
-
诗中“柑花似雪斗芳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喜悦
- C. 怀念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表达。
- 《题都城南庄》崔护: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与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跋小寺旧题》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对信仰的追索,而王维则着重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