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其四》

时间: 2024-09-19 21:24:15

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桹犹欲溯洄从。

邻家东岂无□子,小屋西堪住士龙。

掷笔不求佳传作,署门怕与恶宾逢。

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俊物终当腾踏去,
钝桹犹欲溯洄从。
邻家东岂无子,
小屋西堪住士龙。
掷笔不求佳传作,
署门怕与恶宾逢。
山歌亦自谐音节,
莫管人嘲似哑钟。

白话文翻译:

英俊的人终究会离去,
笨重的桨却还想逆流而上。
邻居家里难道没有儿子吗?
小屋的西边可以居住一位士人。
我放下笔并不追求名声,
怕在门前遇到恶客。
山间的歌谣自有其韵律,
不在乎他人嘲笑如同哑钟。

注释:

  • 俊物:指英俊的人才。
  • 腾踏:形容飞跃而去。
  • 钝桹:指笨重的桨,象征迟钝或不灵活。
  • 溯洄:逆流而上。
  • 士龙:士人,象征有才华的人。
  • 掷笔:放下笔,指停止写作。
  • 恶宾:不怀好意的客人。
  • 山歌:山间流传的歌曲。
  • 哑钟:形容嘲讽的声音,意指无声或无力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雪江,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豪放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刘克庄借此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与个人的反思,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真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价值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俊物终当腾踏去,钝桹犹欲溯洄从”展现了人生态度的矛盾:有才华的人终究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那些平庸的人则仍然在原地挣扎。这样的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残酷与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认知与接受。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邻居的孩子和士人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与现实的冷漠。诗人选择放下笔,不求名声,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对恶宾的警惕。这种心态与后文“山歌亦自谐音节,莫管人嘲似哑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价值的坚持。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深邃而丰富,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俊物终当腾踏去:优秀的人才最终会离去,象征着对卓越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钝桹犹欲溯洄从:笨重的桨依旧想要逆流而上,寓意着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努力向前的决心。
  • 邻家东岂无子:探询邻居是否有儿子,表现对社会人才匮乏的思考。
  • 小屋西堪住士龙:小屋旁边适合住一位有才华的人,隐喻对人才的渴望。
  • 掷笔不求佳传作:放下笔不求传世之作,反映诗人对名利的淡薄。
  • 署门怕与恶宾逢:在门前害怕遇到不良之客,表达对世俗交往的谨慎。
  • 山歌亦自谐音节:山间的歌谣自有其韵律,强调自然之美与内心和谐。
  • 莫管人嘲似哑钟:不在乎他人的嘲笑,展现了诗人坚定的自我认同。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俊物与钝桹,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 拟人:如“桨犹欲溯洄”,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恶宾”象征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追求真理与内心和谐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俊物:象征才华横溢的人,反映社会对人才的期待。
  • 钝桹:象征庸碌无为,代表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 士龙:象征社会中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 山歌:代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寓意朴实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俊物”指的是什么?

    • A. 平庸的人
    • B. 有才华的人
    • C. 老年人
    • D. 小孩子
  2. “掷笔不求佳传作”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 A. 名利
    • B. 朋友
    • C. 家庭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恶宾”是指什么?

    • A. 好客的人
    • B. 不怀好意的客人
    • C. 亲戚朋友
    • D. 志同道合的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诗作与王维的山水诗,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均有不同:王维更注重自然的描写,而刘克庄则更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各自诗风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