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时间: 2025-01-10 18:28:03

外泽里常粗,元知似瓠壶。

仕因无援困,学为背时孤。

轩盖愁城市,风烟落道途。

它年游万里,不必念归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嘲
作者:陆游

外泽里常粗,元知似瓠壶。
仕因无援困,学为背时孤。
轩盖愁城市,风烟落道途。
它年游万里,不必念归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自嘲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生活在外表粗糙的环境中,就像是瓠子与壶一样。仕途上因为没有支持而感到困窘,学术上也因时势的变化而显得孤立。即使在繁华的城市中也感到忧愁,烟雾弥漫的道路使人更加迷茫。未来的某一年游历万里,也不再需要惦念归向吴地。

注释:

字词注释:

  1. 外泽:外表,外在的样子。
  2. 瓠壶:瓠子做的壶,形象地比喻粗糙和简单。
  3. :指做官,仕途。
  4. 无援:没有人帮助。
  5. 背时孤:与时势背道而驰,感到孤单。
  6. 轩盖:指车盖,象征繁华的城市生活。
  7. 风烟:象征迷茫和不确定。
  8. 游万里:指未来的游历。

典故解析: “归吴”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吴地是指现代江苏一带,是陆游的故乡,反映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及南宋的建立,作品多反映其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陆游身处逆境、感到孤独与失落时写成的,表达其对仕途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陆游的《自嘲》以自嘲的口吻,展现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开头两句,外表粗糙的比喻,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自己处境的尴尬,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幽默。接着,诗人提到因无援而困顿,学术上又与时事相悖,进一步揭示了他在官场与学术界之间的孤立无援,让人感受到其心中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经历了困境,陆游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想要游历千万里,心中不再牵挂故乡。这种从失落中走向希望的转变,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外泽里常粗:外表看起来总是粗糙。
  2. 元知似瓠壶:正如瓠子和壶一样,形态简单而粗糙。
  3. 仕因无援困:做官的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帮助,感到很困扰。
  4. 学为背时孤:学术上因与时代背离而显得孤立。
  5. 轩盖愁城市:即使在车盖下,仍对城市感到忧愁。
  6. 风烟落道途:沿途的风烟让人感到迷茫。
  7. 它年游万里:将来某一年游历万里。
  8. 不必念归吴:不再需要惦记回到吴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瓠壶”比喻自己的处境,生动形象。
  • 对仗:如“轩盖愁城市”与“风烟落道途”,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的自嘲、孤独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瓠壶:象征粗糙与简单,反映个人的处境。
  2. 城市:象征繁华,但也是愁苦的根源。
  3. 风烟:象征迷茫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瓠壶”象征什么? A) 美好 B) 粗糙 C) 繁华

  2. 陆游为何感到“背时孤”? A) 仕途顺利 B) 学术受挫 C) 外出游历

  3. 诗中的“它年游万里”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后悔

答案:

  1. B) 粗糙
  2. B) 学术受挫
  3.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自嘲》与杜甫的《登高》有相似的感慨,但陆游更注重个人的困境与未来的期望,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