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台字韵》

时间: 2025-01-11 22:41:26

今朝风日霁,共约再登台。

人在云端上,僧从天际回。

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

浊酒消寒气,无妨饮数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朝风日霁,共约再登台。人在云端上,僧从天际回。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浊酒消寒气,无妨饮数杯。

白话文翻译: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相约再次登上高台。人们仿佛站在云端之上,僧人从遥远的天边归来。岩石上的风吹动着竹子,林边的雪压弯了梅花。喝几杯浊酒可以驱散寒气,不妨多饮几杯。

注释:

  • 风日霁: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 登台:登上高台或山顶。
  • 云端上:形容位置极高,仿佛在云层之上。
  • 天际回:从遥远的天边归来。
  • 戛竹: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
  • 欺梅:雪压在梅花上,形容雪的重量。
  • 浊酒:未过滤的酒,常指普通的酒。
  • 消寒气:驱散寒冷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再次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人在云端上,僧从天际回”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的“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进一步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感受。结尾的“浊酒消寒气,无妨饮数杯”则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朝风日霁”:描绘了天气晴朗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明朗的背景。
  • “共约再登台”: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约再次登高的意愿。
  • “人在云端上”:形容登高后的位置极高,仿佛在云层之上。
  • “僧从天际回”:描绘了僧人从遥远的天边归来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 “岩头风戛竹”:通过风吹动竹子的声音,传达了自然的动态美。
  • “林畔雪欺梅”:以雪压梅花的景象,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和梅花的坚韧。
  • “浊酒消寒气”:表达了通过饮酒来驱散寒气的意愿。
  • “无妨饮数杯”:展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人在云端上”比喻登高后的位置极高。
  • 拟人:“雪欺梅”赋予雪以人的行为,形容雪的重量。
  • 对仗:“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生活态度,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端:象征高远和超脱。
  • 天际:象征遥远和神秘。
  • 风戛竹:象征自然的动态美。
  • 雪欺梅:象征冬日的寒冷和梅花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风日霁”指的是什么? A. 风和日丽 B. 风雨交加 C. 风平浪静 D. 风起云涌

  2. “人在云端上”形容的是什么? A. 人在山顶 B. 人在云层之上 C. 人在高台 D. 人在空中

  3. “僧从天际回”中的“天际”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天边 C. 天际线 D. 天穹

  4. “浊酒消寒气”中的“浊酒”指的是什么? A. 高档酒 B. 普通酒 C. 清酒 D. 烈酒

答案: 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张栻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意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望岳》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象,但张栻的诗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壮志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