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老赠梦得》
时间: 2025-01-11 07:4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和你都已年老,我不禁自问老了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夜晚眼睛干涩,早晨懒得梳理头发。有时我拄着拐杖出门,但大部分时间我都关在门里。懒得照新磨的镜子,也不想看小字的书籍。对老朋友的情感依旧深厚,但我们之间的联系却显得疏远。唯有闲聊的兴致还在,见面时依然有剩余的快乐。
注释:
- 俱老:一起变老,指和朋友共同经历岁月的流逝。
- 眼涩:眼睛干涩,形容年纪大了的身体不适。
- 头慵:头发懒得梳理,形容懒惰和精力不足。
- 扶杖:拄着拐杖,表示年老行动不便。
- 闭门居:长时间待在家中,不出门。
- 懒照:懒得照镜子,形容对外貌的无所谓。
- 小字书:指字迹较小的书籍,年老后视力减退。
- 情于故人重:对老朋友的感情依然深厚。
- 迹共少年疏:与年轻时的交往渐渐疏远。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诗中体现了老年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这在唐代的诗歌中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内容而闻名。他的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或作于白居易晚年,写于他与友人梦得相识多年后,彼此都已年老,诗中所抒发的对老年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
诗歌鉴赏:
《咏老赠梦得》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老年生活的种种细节。诗中“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开篇便直白地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同样步入老年,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身体的衰老,还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展现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乏力与无奈,强调了身体的衰退。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这句则描绘了老年人的孤独与封闭,生活的局限性让他只能偶尔出门,更多的时候选择闭门不出。接着“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则进一步表现了对外在形象的无所谓,以及视力的下降。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老朋友的感情,尽管“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但白居易依然珍惜这种友情,表明虽然交往减少,但情感依旧深厚。结尾的“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更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欣慰,尽管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已不如从前,但友谊的价值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深意,展现了人到老年时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情的珍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与朋友一起变老,反思老年的生活。
-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眼睛干涩,晚上早早入睡,早晨懒得梳理头发。
-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有时拄着拐杖出门,但大部分时间待在家中。
-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懒得照镜子,也不想看小字的书籍。
-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对老朋友的感情依旧深厚,但交往渐渐疏远。
-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唯有闲聊的乐趣,见面时依然感到愉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形成对称美。
- 排比:描述老年状态时,使用了多个“懒”的句式,增强了表现力。
- 叠字:如“闭门居”,强调了封闭的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老年生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白居易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与老友相聚的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眼涩:象征老年人身体的衰退,也暗示着对生活的感受。
- 扶杖:代表老年行动的局限,体现身体的脆弱。
- 闭门:象征孤独和封闭,同时也隐喻对外界的隔离。
- 故人:友谊的象征,表明尽管生活有所疏远,但情感依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哪个阶段的思考?
- A. 青春
- B. 中年
- C. 老年
-
诗中提到“懒照新磨镜”,这句反映了怎样的心态?
- A. 自信
- B. 无所谓
- C. 焦虑
-
诗中提到与故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深厚
- B. 疏远
- C. 冷淡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
- 白居易的《咏老赠梦得》强调了日常生活的细节和对友情的珍视;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和情境不同。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