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寿刘中庵》

时间: 2025-02-04 16:14:58

报梅开处。

又报君初度。

冰雪种,琼瑶树。

重逢仍妩媚,方发非迟暮。

春满面,广平消得平生赋。

观里桃应妒。

无奈冰霜?。

香不断,清如许。

从教吹笛裂,自有和羹具。

花会否,明年相见沙堤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寿刘中庵
作者:程文海 〔元代〕
报梅开处。又报君初度。
冰雪种,琼瑶树。
重逢仍妩媚,方发非迟暮。
春满面,广平消得平生赋。
观里桃应妒。
无奈冰霜。
香不断,清如许。
从教吹笛裂,自有和羹具。
花会否,明年相见沙堤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梅花初绽的喜悦和对朋友寿辰的祝贺。梅花在冰雪中绽放,仿佛在告诉你春天已经来临。重逢时,依旧是那么妩媚动人,仿佛岁月并未让她失去光彩。春意盎然,生活中的种种感慨也随之而来。看那桃花,似乎都在嫉妒她的美丽。面对冰霜的侵袭,她依然香气四溢,清新如初。即使乐声响起,瑟瑟的笛声也无法削弱这份和谐。明年能否再相会,仍在沙堤路上等待。

注释

  • 报梅开处:指梅花绽放的地方。
  • 冰雪种:比喻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美丽事物。
  • 琼瑶树:形容树木如同美玉和瑶光,意象优美。
  • 重逢仍妩媚:重逢时依旧是那么的美丽动人。
  • 香不断,清如许:指梅花的香气始终如一,清新持久。
  • 和羹具:指和谐的气氛和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文海,元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程文海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祝福。历史背景上,元代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文化多元,诗歌的形式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诗歌鉴赏

《千秋岁·寿刘中庵》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词人以梅花的开花作为引子,表达了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祝愿。梅花在冰雪中绽放,象征着坚韧和希望,正如人生中的挑战和机遇。词中提到的“重逢仍妩媚”,不仅表现出对朋友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更隐含着岁月无情,却依然可以保持心灵的美丽。

通过春满面、广平消得平生赋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此词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磨难时,依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报梅开处:开篇便提到了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又报君初度:祝贺朋友的生日,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 冰雪种,琼瑶树:在寒冷中生长的美丽,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重逢仍妩媚:重逢时依旧美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 春满面: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广平消得平生赋:人生的感慨在此时显得更加深刻。
  • 观里桃应妒:桃花的嫉妒,暗指梅花的美丽动人。
  • 香不断,清如许:梅花的香气永恒,象征纯洁与美好。
  • 从教吹笛裂:即使乐声嘹亮,气氛依然和谐。
  • 花会否,明年相见沙堤路:期待明年的重逢,充满了希望和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美好的象征,展现出其坚韧与美丽。
  • 拟人:桃花嫉妒梅花,赋予植物以人类情感。
  • 对仗:如“香不断,清如许”,展现了词人的工整与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春天的到来与友谊的珍贵,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彰显了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纯洁和春天的到来。
  • 冰雪:代表生活中的艰难与挑战。
  • 桃花:表示美丽和嫉妒,象征着友谊与竞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谊的珍视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生活的感慨
    • D. 以上皆是
  2. “重逢仍妩媚”中“妩媚”指的是什么?

    • A. 友情
    • B. 美丽
    • C. 生命
    • D. 春天
  3. 词中提到的“琼瑶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美丽
    • B. 堅韧
    • C. 冷酷
    • D. 繁荣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美丽
  3. A.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描绘了对往事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与《千秋岁》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更加细腻。
  • 《水调歌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和《千秋岁》的主题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梅花与诗人:一种文化象征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