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荪墅》

时间: 2025-02-04 15:31:15

小小山前屋,深深竹里门。

艰关谙世梦,宽绰养天根。

趣涉诗书圃,名归耕钓村。

日长无一事,笑诺子孙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小山前屋,深深竹里门。
艰关谙世梦,宽绰养天根。
趣涉诗书圃,名归耕钓村。
日长无一事,笑诺子孙繁。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座小巧的房子,坐落在山前,门口深藏在竹林之中。
我熟悉人生的艰辛与梦想,宽裕的生活滋养着我的根基。
我乐在其中,耕读之间,名声也归于这个耕作和钓鱼的小村庄。
日子漫长而无所事事,笑着希望子孙繁盛昌盛。

注释:

  1. 小小:形容房屋不大,显得亲切。
  2. 深深:形容竹林繁茂,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3. 艰关:艰难的关口,比喻人生的困境。
  4. 谙世梦:谙,熟悉;梦,梦想。此处指对人生艰辛的熟悉。
  5. 宽绰:生活富裕,宽裕。
  6. 天根:比喻扎根于自然或乡土。
  7. 趣涉:乐于接触,涉及的乐趣。
  8. 名归:名声归于,指个人声誉。
  9. 耕钓村:指的是一种田园生活,耕种田地与钓鱼的村庄。
  10. 笑诺:笑着许诺,指内心的宁静与乐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崇尚自然,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他的创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冷漠。

创作背景:

《俞荪墅》写于作者隐居于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他在喧嚣的社会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宋代士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俞荪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在诗中通过小屋、竹林、诗书、耕钓等意象,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诗开头以“小小山前屋,深深竹里门”引入,营造出一种安静而温馨的氛围,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自述对人生的认识,艰辛的经历与梦想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人生哲学的领悟。

在“趣涉诗书圃,名归耕钓村”中,诗人表达了他对读书和耕作的热爱,认为这才是他真正的归属。最后两句“日长无一事,笑诺子孙繁”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未来的乐观,透露出一种安详和满足感。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世事的淡然,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小山前屋:描绘出诗人住所的环境,营造出亲切、温馨的氛围。
  2. 深深竹里门:强调了隐秘与宁静,竹林的深处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3. 艰关谙世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艰辛和梦想的理解与体会。
  4. 宽绰养天根:生活宽裕,强调自然对人类的滋养。
  5. 趣涉诗书圃: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6. 名归耕钓村:突出田园生活的理想与归属感。
  7. 日长无一事:表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8. 笑诺子孙繁: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艰关谙世梦”,将艰难与梦想相联系,形象地表现了人的生活境遇。
  • 对仗:如“耕钓村”与“诗书圃”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整体上诗句有一种层层推进的感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然、文化及未来的热爱与期待,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前屋:象征隐逸与宁静。
  2. 竹里门:代表自然与幽静。
  3. 诗书圃:文化与修养的象征。
  4. 耕钓村: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表达。
  5. 子孙繁:对未来的希望与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艰关”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困境
    B. 美好的未来
    C. 轻松的日子
    D. 无所事事

  2. 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A. 忧虑与悲伤
    B. 淡泊与乐观
    C. 忍耐与妥协
    D. 追求与竞争

  3. “日长无一事”是什么意思? A. 工作繁忙
    B. 生活悠闲
    C. 充满烦恼
    D. 时间过得很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陈著的《俞荪墅》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感。陶渊明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世俗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隐逸思想,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