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
时间: 2025-01-11 21:4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
局冷曾非簿领迷,幽居浑似未官时。
忽闻客至惊还喜,出见泥深笑不知。
谋拙未能忧岁计,身闲聊可饱晨炊。
行舟借问何匆草,淮口无潮月正亏。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
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
交従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
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我在偏僻的地方生活,似乎已经忘却了曾经的官职。我的生活清静,像是没有做官的时候。突然听到客人来访,感到惊喜又有些意外,走出去才发现外面泥泞,便笑着不知所措。虽然我的谋划不够周全,无法忧虑将来的安排,但在这闲暇时光中,我仍然可以享用简单的早饭。我向行舟的路人询问,草木为何匆匆而过,淮口没有潮水,月亮正在缺损。对于馈赠来者,无需过多辞让,曲折与直率又何必去计较。主要的道路上,风浪无尽的恶劣,身处谪居之地的情感最为深刻。我与朋友在锦水之畔毫无隔阂,邻居在山上早已有了心意。草圣的诗才和豪情都是神速的,时常因南飞的大雁而获得佳音。
注释:
- 局冷:指环境冷清。
- 簿领:指官职。
- 幽居:隐居生活。
- 泥深:形容外面环境的艰难。
- 晨炊:指早晨做饭。
- 借问:请教。
- 淮口无潮:淮河的河口没有潮水,暗示时间的流逝。
- 献酬:指对来访者的馈赠。
- 曲直:指事情的对错。
- 要路:主要道路。
- 风波:比喻艰难困苦的处境。
- 情味:感情的滋味。
- 草圣:指杜甫。
- 南雁:南飞的雁,象征亲朋的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曾任多个官职,与其兄苏轼并称。苏辙的诗风清新、平易,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谪官生涯,表达了诗人在幽居生活中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反映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思考,结合了个人的处境与自然景色。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悠然的情绪构成,展示了苏辙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开篇以“局冷曾非簿领迷”引入,表达了身处偏僻地方的冷清感,仿佛对曾经的官职有些淡忘,生活的单纯与宁静使他感到一种超脱。接着,诗人突如其来的客人带来惊喜,打破了宁静的生活,他对泥泞环境的无知笑对,显示出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在对未来的思考中,诗人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不易,虽有忧虑但更显得悠闲。在“行舟借问何匆草”中,他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游刃有余,虽处逆境,仍能感受友情与自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乐观与豁达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局冷曾非簿领迷:描述冷清的环境,表达对官职的淡忘。
- 幽居浑似未官时:隐居生活,似乎回到未做官时的自由与无忧。
- 忽闻客至惊还喜:客人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讶又高兴。
- 出见泥深笑不知:出门看到泥泞,令人忍俊不禁。
- 谋拙未能忧岁计:虽然谋划不周,但不愿忧虑未来。
- 身闲聊可饱晨炊:闲暇的生活中可以享用简单的早餐。
- 行舟借问何匆草:询问行舟的人,感慨草木匆匆。
- 淮口无潮月正亏:描绘河口的宁静与月亮的缺损。
- 献酬不用辞升斗:对于馈赠者无需过多的谦辞。
- 曲直何劳问尺寻:对事情的对错不必过于计较。
- 要路风波无限恶:主要道路上风波不断,暗示生活的艰难。
- 谪居情味最能深:身处谪居地的情感最为深刻。
- 交従锦水初无间:与朋友的关系毫无障碍。
- 邻卜共山已有心:邻居在山上早有心意,表达彼此的情谊。
- 草圣诗豪并神速:提到杜甫的诗才,表达对诗歌的敬仰。
- 数因南雁惠佳音:通过南飞的大雁获得朋友的音讯。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比如“局冷”与“幽居”的对比,突出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处逆境,诗人依然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情谊的渴望与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象征孤独与寂寞。
- 泥深:暗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幻。
- 南雁:象征朋友的思念与联系。
- 晨炊:代表生活的简单与平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草圣”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诗中“局冷”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寂寞
-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身处逆境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前者更注重友情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关注家国情怀与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杜甫诗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