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新游花坛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7:44:43

乱竹侵红药,病花羞晚春。

移根近谈笑,得土长精神。

荣悴非由尔,芬芳止为人。

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竹侵红药,病花羞晚春。
移根近谈笑,得土长精神。
荣悴非由尔,芬芳止为人。
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亲。

白话文翻译:

乱竹掩映着红色的药草,病弱的花儿在晚春时节显得羞怯。将根移近谈笑的地方,得到良好的土壤便能长得精神焕发。花的荣枯并非由你来决定,芬芳的香气只为人所知。庭院西边的井泉水很好,汲水灌溉都是我亲自来做。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竹:杂乱生长的竹子。
  • 红药:指红色的药草,可能是指某种药用植物。
  • 病花:形容花朵枯萎或状态不佳。
  • 羞晚春:形容花在春末时节显得娇羞。
  • 移根:迁移植物的根部。
  • 得土:获得良好的土壤。
  • 荣悴:指植物的繁荣与枯萎。
  • 芬芳:香气,芳香。
  • 汲灌:汲取水源,灌溉植物。
  • 躬亲:亲自去做。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庵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抒发情感,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等题材。

创作背景: 《南堂新游花坛二首》写于苏辙游玩南堂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此时,北宋政治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花坛中的景象,寄托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开篇的“乱竹侵红药”描绘了竹林和花坛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自然的杂乱与和谐。竹子和药草的意象相互交织,暗示了生命的复杂性与共存关系。接下来的“病花羞晚春”则通过拟人手法让花儿赋予情感,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诗人将根移近谈笑之处,显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了环境与心境之间的联系。

“荣悴非由尔,芬芳止为人”一句,反映了对生命状态的哲学思考,荣枯并不完全由外因决定,芬芳的存在则是为了被人感知,这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关照与理解。最后两句提到的“庭西井泉好,汲灌每躬亲”,则是诗人亲自参与园艺的细节,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认真态度,呈现出一种恬淡自然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体现了宋代士人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竹侵红药:描绘出竹子与药草交错的景象,传达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病花羞晚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花朵的脆弱与羞怯,反映出生命的无常。
  3. 移根近谈笑: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植物移近自己生活的理念,强调环境对生命的影响。
  4. 得土长精神:良好的土壤能让植物生长旺盛,象征着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亦有帮助。
  5. 荣悴非由尔:说明花的生长状态并非完全由外界决定,暗含哲理。
  6. 芬芳止为人:强调花香的存在是为了被人欣赏,体现自然与人的关系。
  7. 庭西井泉好:描述了庭院的美好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8. 汲灌每躬亲:强调了诗人亲自参与植物的灌溉,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病花羞晚春”,赋予花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细腻感。
  • 对仗:如“乱竹侵红药,病花羞晚春”,对称的句式使诗句更加和谐。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传递哲理,隐喻生活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竹: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混乱。
  • 红药:代表生命的希望和治疗。
  • 病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谈笑: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快乐。
  • 井泉:象征清新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的本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花羞晚春”是通过何种手法表现花的状态?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2. “荣悴非由尔”中的“尔”指代的是:
    A. 花
    B. 竹
    C. 土

  3. 诗中提到的“庭西井泉好”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竹子
    B. 水源
    C. 花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苏辙的《南堂新游花坛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辙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哲理思考,王维则更强调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