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寒蝉凄切》
时间: 2024-10-02 17:4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话文翻译:
寒蝉在凄凉地鸣叫,傍晚时分我在长亭上,骤然间的雨刚刚停歇。在都城的酒帐中饮酒却毫无兴致,依依不舍的地方,兰舟催促着我启程。我们紧紧握着手,彼此对视,泪水在眼中打转,却说不出话来,心中满是哽咽。想到即将离去,千里的烟波浩淼,暮色沉沉,楚天显得无边无际。多情自古以来就令人伤感离别,更何况在这冷清的秋天。今晚酒醒后我又在何处呢?杨柳岸边,清晨的微风和残月相伴。今后这些年,应是良辰美景都成了虚设。即便有千种风情,终究也无人可言说。
注释:
- 寒蝉:指秋天的蝉,常用来象征凄凉和孤独。
- 长亭:指送别的地方,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 骤雨初歇:形容刚刚停止的急促的雨,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
- 兰舟:指小船,象征着离别的旅程。
- 泪眼:形容因悲伤而流泪的眼睛。
- 千里烟波:形容水面上烟雾弥漫,远方的景象。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常用来象征广阔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陵,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尤其是在描写离别与思念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柳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词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恰逢秋天,情感愈加浓烈,背景中的寒蝉和骤雨更是加深了这种凄凉感。
诗歌鉴赏: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词作,柳永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无限怀念。开头的“寒蝉凄切”便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描写在长亭送别的景象,骤雨的停歇象征着离别的紧迫感。在酒帐中饮酒却无心,说明离别的心情沉重。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对视,二人虽无言却已心知肚明,泪眼相望,心中满是无奈与哀伤。接下来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苍凉与无尽,辽阔的天空和遥远的水波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几句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清秋的冷落更增添了离别的苦涩。最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道出一种无奈的孤独,即使有再多的情感也无处倾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蝉凄切:开篇就用寒蝉的凄凉鸣叫,暗示了一种忧伤的情绪。
-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长亭是送别的地方,晚上的骤雨象征着即将分离的情景。
- 都门帐饮无绪:在都城的酒帐中饮酒,却感到无趣,表现出内心的烦闷。
- 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的催促让人感到离别的迫切,留恋的情感却难以割舍。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人紧握着手,泪眼相看,无法言语,情感浓烈。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起离去的前景,浩渺的水波与沉沉的暮色让人感到无助。
- 多情自古伤离别:对离别的感伤自古有之,这种情感在清秋的季节显得尤为强烈。
- 今宵酒醒何处?:对未来的迷茫,酒醒后又在何处,暗示对生活的无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即便有美好的时光与景致,离别后也成了虚无。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情感再丰富,也没有可以倾诉的人,突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里烟波”比喻遥远的旅程和无尽的思念。
- 拟人:寒蝉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对仗工整,增添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深切的思念,反映了柳永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情感寄托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蝉:象征孤独和凄凉。
- 长亭:送别的场所,象征离别。
- 兰舟:离别的旅程,象征希望与无奈。
- 烟波:遥远的水面,象征思念的无尽。
- 杨柳岸:象征着美好却又孤独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寒蝉凄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凄凉
- C. 愤怒
- D. 兴奋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泪眼”指的是什么?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悲伤
- D. 疲倦
-
词中提到的“兰舟”象征的是什么?
- A. 离别的旅程
- B. 美好的回忆
- C. 友情
- D. 家乡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相见欢》李煜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对故国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虽是思乡,但在情感表达上较为直接,柳永的作品则更为细腻和婉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柳永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