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

时间: 2025-01-10 22:08:56

街檐插缀翠柳。

憔悴清明后。

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

枝上酸似豆。

莺声骤。

恨软弹筝手。

揾眉袖。

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

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

花瘦。

欲留春住时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浦莲近》 作者:翁元龙 〔宋代〕

街檐插缀翠柳。憔悴清明后。泪腊堆香径,一夜海棠中酒。枝上酸似豆。莺声骤。恨软弹筝手。揾眉袖。嘶总过尽平燕,绿衬飞绣。沈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亭冷沈香梦似旧。花瘦。欲留春住时候。

白话文翻译

街头的檐角上,翠绿的柳条随风摇曳,映衬出清明节过后那憔悴的景象。泪水在香径上堆积,就像是夜晚在海棠花下饮酒的凄凉。树枝上的果实酸得像豆子,黄莺的啼声突然响起,令人怨恨那弹筝的女子,轻抚着眉头,叹息过往的燕子,绿纱衬托着精美的绣品。红花沉入水中,渐渐变成小莲离开藕,亭子在冷冷的香气中,梦境依旧如旧。花渐渐凋零,想要留住这春天的时光。

注释

  • 街檐:房屋前檐。
  • 翠柳:青翠的柳树。
  • 憔悴:形容因悲伤或疲倦而显得憔悴。
  • 泪腊堆香径:泪水和蜡烛的残留,映衬着香气四溢的小径。
  • 海棠:海棠花,象征美丽和短暂。
  •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 软弹筝:形容弹筝的女子温柔的手法。
  • 沈香梦:以香气为主题的梦境,暗示美好而又可惜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元龙,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清明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短暂生命与美好回忆的感慨。诗中的“翠柳”“海棠”以及“莺声”都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悲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珍惜,尤其是“欲留春住时候”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同时,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泪腊堆香径”与“沈红入水”,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首诗在情感上通过对比与象征,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展现了翁元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街檐插缀翠柳:描绘了街头的景象,柳树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2. 憔悴清明后:清明节过后,万物复苏,但人们的内心却显得憔悴。
  3. 泪腊堆香径:通过泪水与蜡烛的意象,表明了心中的伤感与怀旧。
  4. 一夜海棠中酒:夜晚的海棠花下饮酒,映衬出凄凉的心境。
  5. 枝上酸似豆:果实的酸味象征着生机与生命的苦涩。
  6. 莺声骤:黄莺的鸣叫打破了宁静,令人心生怨恨。
  7. 恨软弹筝手:对弹筝女子的怨恨,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8. 嘶总过尽平燕:燕子离去,时光流逝,带走了美好的回忆。
  9. 沈红入水:红花沉入水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10. 渐做小莲离藕:小莲与藕的分离,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11. 亭冷沈香梦似旧:亭中冷冷的香气,让人怀念旧时的梦境。
  12. 花瘦:花朵逐渐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13. 欲留春住时候:对春天的留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腊堆香径”,通过比喻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莺声骤的表达,使自然界与人情产生共鸣。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运用对仗,使得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柳:象征生机与希望。
  • 海棠:象征美丽与短暂。
  • 莺声:代表春天的声音,传达生机与活力。
  • 沈香:寓意美好回忆,带有一丝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柳”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生机
    C. 贫穷

  2. “欲留春住时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厌倦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春天的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翁元龙的《隔浦莲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但翁元龙的作品更偏向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