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检校收稻二首》
时间: 2025-01-11 09:12: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
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
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
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
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
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香喷喷的稻子在三秋之末成熟,平坦的田地上有着百顷的农田。我高兴的是没有太多的房屋,幸好这些房屋没有遮挡到云山的美景。秋风侵袭着寒气,我品尝新米时,面容也焕然一新。丰收的红色稻谷整天都在,洁白的米粒我一点也不吝啬。煮出来的米饭白如雪,秋葵炖煮后也很新鲜。谁说米饭容易吃饱,我老人家觉得软糯的米饭搭配得刚刚好。种植的稻子在房州成熟,苗儿和伊阙的春天相同。无需在碗里映衬,自然有色泽如银的米饭。
注释:
- 香稻:香甜的稻谷。
- 三秋末:指农历的九、十、十一月,正是稻谷成熟的季节。
- 平田:指平坦的田地。
- 幸不碍云山:庆幸的是这些房屋没有遮挡住美丽的云山景色。
- 御夹:御寒的夹衣。
- 尝新破旅颜:品尝新米,面容焕然一新。
- 红鲜:指成熟的稻谷鲜艳的颜色。
- 玉粒:指洁白的米粒。
- 老藉:指年长的人,古代常用于自称。
- 房州:指当时房州一带,出产优质稻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诗歌风格兼具豪放与沉郁,以现实主义著称。
创作背景:
《茅堂检校收稻二首》创作于杜甫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在艰难生活中对自然丰收的欣喜与感慨。诗中描绘的秋收景象不仅体现了农民的辛勤与收获,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基调是喜悦而平和的,诗人通过描绘秋收的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与富饶。开头两句提到的“香稻”和“平田”,传达出丰收的喜悦和广袤的土地,象征着自然的慷慨和农民的辛劳。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特别是“幸不碍云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珍视。
诗中反复提及的“新”与“鲜”,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季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杜甫用“谁云滑易饱”一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米饭的软糯与丰盈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尽管生活的艰辛并未减弱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特别是“自有色如银”,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自信与满足,展现了自然的馈赠与农人的喜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反映了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稻三秋末:描写香稻在秋天末期成熟,暗示秋收的来临。
- 平田百顷间:展现广阔的田地,表现出丰饶的景象。
- 喜无多屋宇: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喜爱,房屋少没有遮挡。
- 幸不碍云山:感叹房屋不影响美丽的自然景色。
- 御夹侵寒气:描绘秋风的寒意,暗示季节的变迁。
- 尝新破旅颜:品尝新米的愉悦,使旅途的疲惫消失。
- 红鲜终日有:日常生活中,丰收的稻谷常在。
- 玉粒未吾悭:米粒洁白无瑕,我对它们毫不吝惜。
- 稻米炊能白:煮出来的米饭洁白可口。
- 秋葵煮复新:秋葵也因新鲜而美味。
- 谁云滑易饱:反驳“米饭易饱”的说法,表达对食物的珍惜。
- 老藉软俱匀:年长者认为米饭软糯恰到好处。
- 种幸房州熟:种植的稻子在房州大丰收。
- 苗同伊阙春:与伊阙地区的春天苗儿一样繁茂。
- 无劳映渠碗:不必在碗里映衬,自然色泽如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稻”与“平田”,形成对称美。
- 比喻:如“色如银”形象地描绘了米饭的洁白。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化特征,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丰收的美好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了农田的丰饶与生活的幸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米: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秋葵:代表秋天的生机。
- 云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壮观。
- 玉粒:代表洁白无瑕的米粒,象征生活的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还引发了人们对丰收与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香稻”指的是什么?
- A. 香甜的稻谷
- B. 干燥的稻谷
- C. 青稻
-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生活的失望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城市的热爱
-
“无劳映渠碗”表现了什么?
- A. 不需要装饰
- B. 生活贫困
- C. 对米饭的珍惜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杜甫的《茅堂检校收稻二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但杜甫更多地体现了对农田丰收的欣喜,而白居易则表达了离别的感伤。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