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节日渡江怀寄二友弟兼示同行》
时间: 2025-01-27 04:21: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庭冠佩拜炉香,
丸剑纷纷想定场。
江上烹鱼犹得信,
座中惊雁已离行。
浇愁酩酊一樽酒,
破睡咿哑两橹床。
不特赋诗怀二仲,
故呈凡韵恼支郎。
白话文翻译:
在燕子的庭院中,佩戴着冠饰,拜香炉前,手持的剑在空中飞舞,仿佛在气氛中想要定下场面。江面上烹煮着鱼,依然可以传递消息,而座位上的惊雁,已然准备离去。浇愁酩酊,举起一樽酒来,打破睡意,听见橹声轻轻响起。不仅是赋诗来怀念二位朋友,更是为了向同行者表达我的无奈与烦恼。
注释:
- 燕庭:指燕子的庭院,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冠佩:指佩戴的帽子和装饰品,表示身份的象征。
- 炉香:香炉,供奉香火的地方,常用于祭祀或祈福。
- 丸剑:可能指的是一种剑法或剑术。
- 惊雁:比喻来访的朋友,或指友人即将离去。
- 酩酊:酩酊大醉,形容醉酒的状态。
- 支郎:可能指的是同行者,或是一个朋友的名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0年),字孟修,号云溪,宋代著名词人、诗人。贺铸的作品以词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尤其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风光。其诗作也同样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兴龙节日渡江怀寄二友弟兼示同行》创作于贺铸的晚年,诗中描绘了节日渡江的场景与感情,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这首诗是在一个特别的节日里,因而情感更加浓厚,背景也让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节日气氛,但在字里行间,又渗透着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第一句“燕庭冠佩拜炉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节日场景,既有热闹的仪式感,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典雅的气息。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以“江上烹鱼犹得信”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显示出即便是在节日的欢快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依然是重要的。
随着“浇愁酩酊一樽酒”,诗人似乎在借酒消愁,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身处欢庆之中,但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却让他感到无奈。最后两句“不特赋诗怀二仲,故呈凡韵恼支郎”,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同行者的情绪寄托。整首诗情感深邃,内涵丰富,展现了贺铸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庭冠佩拜炉香:描绘了节日的盛况,燕子象征着春天和希望,冠佩则象征身份与尊贵。
- 丸剑纷纷想定场:暗示着节日中人们热烈的气氛,剑象征着一种武技或气势。
- 江上烹鱼犹得信:在江边烹煮鱼,不仅是生活的富足,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联系。
- 座中惊雁已离行:惊雁比喻朋友,已经准备离去,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 浇愁酩酊一樽酒:用酒来浇愁,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借酒消愁的情感。
- 破睡咿哑两橹床:描绘夜晚的宁静中,橹声打破了沉寂,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气息。
- 不特赋诗怀二仲:指出诗作不仅是为了怀念朋友,也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感。
- 故呈凡韵恼支郎:表现了对同行者的不满与烦恼,使得整首诗更具个性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惊雁”暗示朋友,赋予了自然物象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和谐,使得音韵更加优美。
- 象征:如“炉香”象征着祭祀与思念,表现出文化的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既有节日的欢快,也有内心的孤独,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遗憾。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诗歌在欢庆与思念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香炉:象征祭祀与思念的仪式感。
- 江:象征自然与人生的流动。
- 酒:象征消愁与欢庆。
- 惊雁:象征朋友,代表人际关系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燕庭”指的是: A) 朋友的庭院
B) 春天的象征
C) 酒的名字
答案:B -
“浇愁酩酊一樽酒”中的“酩酊”是指: A) 醉酒的状态
B) 清醒的状态
C) 失落的状态
答案:A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自然景色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节日的庆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兴龙节日渡江怀寄二友弟兼示同行》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贺铸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李白则在孤独与思念中更显感伤,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贺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