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时间: 2025-01-10 22:39:01

老年长忆少年狂。

宿粉栖香。

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

笑无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

事随春梦去悠扬。

休去思量。

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

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年长忆少年狂。宿粉栖香。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笑无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事随春梦去悠扬。休去思量。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

白话文翻译:

年老的时候常常怀念年轻时的狂放。往日的粉黛香气依然萦绕。自我怜惜,独得春天的眷顾,已经三年偷看东墙的春色。笑看那落花的红影已不再,醉卧在芳草丛中,沐浴在斜阳之下。往事如春梦般飘逝,不必再去思量。最近眼底已无姚魏之美,更无人能掌握青春的年华。换来的是衰老的鬓发,窗外烟雨蒙蒙,梅花已然黄了。

注释:

  • 宿粉:指的是过去的美丽,化妆用的粉。此处用来象征年轻的美貌。
  • 东君:春天的神灵,常用于代指春天。
  • 宋东墙:特指宋代的东墙,隐喻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 姚魏:指代美丽的女子,姚指姚氏,魏指魏氏,二者均为古代名门望族的女子。
  • 河阳:地名,象征衰老。
  • 梅黄:梅花的黄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对人生感慨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其诗风多愁善感,善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晚年,回忆年轻时的狂妄与激情,结合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衰老的无奈。

诗歌鉴赏:

《风入松》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代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惆怅。诗的开头“老年长忆少年狂”点明了主题,直接表露了作者对年轻时光的追思。接下来,诗人通过“宿粉栖香”描绘了年轻时的美丽与芬芳,仿佛那份青春的气息依旧萦绕心头。

诗中提到的“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则是对自己曾得到春天宠爱的自我肯定,尽管岁月已流逝,依旧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后半部分“笑无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带有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花开花落的无常。

最后几句“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则深化了对美好青春的追忆,表达了对美丽消逝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的向往和对衰老的感叹,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老年长忆少年狂”:开篇直入主题,表达年长者对年轻时的狂放不羁的追忆。
    • “宿粉栖香”:用“宿粉”象征美好青春的余香,暗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
    • “自怜独得东君意,有三年窥宋东墙”:表达诗人对自己曾享有青春的自怜之情,隐喻对春天的眷顾。
    • “笑无落花红影,醉眠芳草斜阳”:描绘宁静的场景,表现对往日美好的怀念。
    • “事随春梦去悠扬”:将往事比作春梦,轻柔而易逝。
    • “近来眼底无姚魏,有谁更管领年芳”:对青春美丽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
    • “换得河阳衰鬓,一帘烟雨梅黄”:形象地表现了衰老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比作春天,落花比作美好的事物。
    • 拟人:春天被拟人化为“东君”,给予情感属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流畅且富有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青春的追忆与对衰老的感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悲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宿粉:象征青春的美丽与芬芳。
  • 东君: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生机。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芳草:自然的美好,代表宁静的生活。
  • 河阳: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烟雨:象征模糊与朦胧,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代的是哪个季节?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人对青春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怀念与感慨
    • C. 期待
    • D. 排斥
  3. 诗中“笑无落花红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比较谢懋的《风入松》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充满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而谢懋则更为细腻,带有淡淡的忧伤。两者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反映出各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读本》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