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时间: 2025-01-10 22:22:26

落落南冠自结缨,桁杨卧起影纵横。

坐移白石知何世,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天荒地老一身轻。

黄粱得失俱成幻,五十年前元未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文天祥

落落南冠自结缨,
桁杨卧起影纵横。
坐移白石知何世,
梦断青灯问几更。
国破家亡双泪暗,
天荒地老一身轻。
黄粱得失俱成幻,
五十年前元未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对国家、家庭破碎的感慨。诗中描写了他独自一人、身处困境的情景,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 南冠自结缨:指南方的头冠,自己系上缨带,象征着作者的孤独与落魄。
  • 桁杨卧起影纵横:描绘杨树的影子在水面上纵横交错,呈现出一种孤寂的环境。
  • 坐移白石知何世:坐在白石上,不知身处何世。
  • 梦断青灯问几更:在青灯下梦醒,问现在是几点。
  • 国破家亡双泪暗:国家破败,家庭失去,双眼泪水暗自流下。
  • 天荒地老一身轻:天荒地老,自己却感到轻松。
  • 黄粱得失俱成幻:过去的得失如同黄粱美梦,都是幻影。
  • 五十年前元未生:五十年前的事如同未曾发生。

注释

  • 南冠:南方的帽子,象征失落的身份与地位。
  • 白石:白色的石头,可能象征孤独与坚硬的现实。
  • 黄粱:黄粱梦,寓意虚幻的美好生活。
  • 天荒地老:形容时间的漫长与无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廷竑,号文山,南宋末期的民族英雄,抗元名将,以忠诚和坚贞的品格流芳百世。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国家的危亡与个人的忠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身处困境,感受到国家破碎、家庭失散的痛苦,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而富有情感,展现了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无奈与悲愤。诗中通过孤独的景象描绘,传达了作者的忧伤与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是最后两句,运用“黄粱梦”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了得失的虚幻与不真实。诗人以“天荒地老”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显示出他对未来的无奈与对过去的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落南冠自结缨: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自我约束。
  2. 桁杨卧起影纵横:描绘了孤独环境中的景象,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3. 坐移白石知何世: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4. 梦断青灯问几更:表示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思考。
  5. 国破家亡双泪暗:直接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惨现实。
  6. 天荒地老一身轻: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尽管处于绝境,内心却感到轻松。
  7. 黄粱得失俱成幻:运用典故,强调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8. 五十年前元未生:反思过去,感慨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粱得失”比喻虚幻的生活。
  • 对仗:如“国破家亡”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梦断青灯”,使诗句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国家、家庭破碎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无常人生的哲思。文天祥在绝境中仍然保持着清醒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冠:象征失落的尊严与身份。
  • 白石:象征孤独与冷漠的现实。
  • 青灯:象征孤独夜晚的思索与悲凉。
  • 黄粱:象征虚幻与不切实际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粱”是指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梦中美好的生活
    • C. 真实的生活
    • D. 诗人的故乡
  2.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安宁
  3. 诗中的“白石”象征什么?

    • A. 家乡的美好
    • B. 孤独与绝望
    • C. 理想的追求
    •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国家、个人命运的感慨,但表现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文天祥更显悲怆,而杜甫则显得更加沉重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