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野云和雨渡金湖,
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
且驱羸马上崎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云彩和雨水交织在金色的湖面上,山色在微风中似乎模糊了。诗人对扁舟在广阔水面上漂浮并不习惯,因此选择骑马在崎岖的道路上前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和:交融、融和。
- 渡:渡过。
- 金湖:金色的湖泊,可能指湖面的波光粼粼。
- 微风:轻柔的风。
- 恍:似乎、好像。
- 无:无物,虚幻。
- 不惯:不习惯。
- 扁舟:小舟。
- 浮浩渺:漂浮在广阔无垠的水面上。
- 羸马:瘦弱的马。
- 崎岖:崎岖不平的道路。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诗风多样,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其作品常带有感慨与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首句“野云和雨渡金湖”,展现了雨云与湖水交融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山色微风恍有无”,则通过微风的轻抚,模糊了山色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飘渺的意境,似乎让人沉浸在梦幻之中。
第三句“不惯扁舟浮浩渺”表达了诗人对水上生活的陌生感,暗示着他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却因自身的习惯而感到不适应。最后一句“且驱羸马上崎岖”则表露出一种无奈的态度,骑马在崎岖的路上行走,代表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对自然的向往与现实的困境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对自由与安逸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挑战。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云和雨渡金湖”:描写湖面上云与雨的交织,营造出和谐的自然环境。
- “山色微风恍有无”:微风的轻柔让山色显得模糊不清,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 “不惯扁舟浮浩渺”:表达对水上生活的不适应,体现出对自由的渴望。
- “且驱羸马上崎岖”:骑马在崎岖的路上行走,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感受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扁舟”与“羸马”,形成对比,突显内心矛盾。
- 拟人:微风轻抚山色,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变化与自由。
- 雨:象征洗涤与新的开始。
- 湖: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山:象征高远与追求。
- 舟:象征自由但又易受困。
- 马:象征行动与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
B. 水
C. 云
D. 以上都是 -
“不惯扁舟浮浩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爱好
B. 习惯
C. 不适应
D. 渴望 -
诗中的“羸马”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努力与艰辛
C. 富贵
D. 快乐
答案:
- D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自然描写与李白的豪放形成对比,前者注重细腻的自然观察,后者则强调个体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王之道诗集》
- 《古代诗歌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