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时间: 2025-01-11 02:23: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
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
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白话文翻译:
西边的掖庭黄枢近在咫尺,东边的曹门与紫禁城相连。
因为才子们的拜访,地位高的人得到升迁。
夜晚值班时千户人家寂静无声,河水明亮万象悬挂在空中。
建章宫的漏水急促,阊阖门的晨钟传来。
宠幸的地位如同貂蝉,恩宠深厚的侍从年岁渐长。
在九重天的初稿上,我已经在五个夜晚写成了诗篇。
回顾自己却没有官职可做,沿着人生道路只是自怜。
远远陪伴在兰亭的书斋里,空自仰望神仙的境界。
注释:
- 西掖:指西宫的掖庭,古代宫廷的一个部分。
- 黄枢:指皇帝的权力核心。
- 东曹:指东宫的曹门。
- 紫禁:指紫禁城,皇宫。
-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通常指文人。
- 省郎:指从事文书工作的官员。
- 千门静:指夜晚人家寂静无声。
- 河明:指河水清澈明亮。
- 建章:建章宫,古代皇宫的一部分。
- 阊阖:指阊阖门,古代宫门。
- 貂蝉: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象征宠爱。
- 九重:指皇宫。
- 兰署:指一个书房,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出处,象征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54年。他以豪放、清新而见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崔颢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事业和自然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文人辈出的时期。诗人夜间值班,思绪万千,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思索。
诗歌鉴赏: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是一首在形式上工整、在内容上饱满的古诗。诗中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宫廷的繁华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以地理位置引入,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宏伟与神秘。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夜晚的静谧与河水的明亮,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权力结构,也透露出诗人对权力的向往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几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与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特色,既有夜的静谧,又有宫廷的繁华,情感基调复杂而深邃,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西边的掖庭近在咫尺,东边的曹门与紫禁城相连,呈现出皇宫的宏伟与繁华。
- 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因为有才子们的拜访,地位高的人得到升迁,反映了社会的流动性。
-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夜晚值班,千户人家寂静无声,河水明亮万象悬挂,描绘了夜的静谧与清澈。
- 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建章宫的漏水急促,阊阖门的晨钟传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宫廷的庄严。
-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宠幸的地位如同貂蝉,恩宠深厚的侍从年岁渐长,表达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
-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在九重天的初稿上,我已经在五个夜晚写成了诗篇,表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
-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回顾自己却没有官职可做,沿着人生道路只是自怜,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不满与自嘲。
- 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远远陪伴在兰亭的书斋里,空自仰望神仙的境界,表现出对理想与逍遥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貂蝉”比喻权力的宠爱,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呈现出对仗的美感。
- 象征:河水明亮象征着理想与清明的思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宫廷的繁华,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枢:象征权力中心。
- 紫禁:象征皇权与繁华。
- 千门静:象征夜的寂静与思考。
- 河明:象征清明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曹”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宫
B. 东宫
C. 南宫
D. 北宫 -
诗中“宠列貂蝉位”中的“貂蝉”象征什么? A. 美德
B. 权力
C. 声望
D. 财富 -
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态度是? A. 满意
B. 无奈
C. 希望
D.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王安石的作品,主题与夜晚的孤独相似。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夜的宁静。
诗词对比:
- 崔颢《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但崔颢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