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作》
时间: 2025-01-11 20:58: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 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 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淡不因僧。 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
白话文翻译
几亩池塘靠近杜陵,秋天寂寞的夜晚云层凝结。 芙蓉叶上三更时分下起了雨,蟋蟀声中只有一盏孤灯。 为了避免危险而改变路径,却反而迷失了方向,心境归于闲淡并非因为僧侣。 既然遇到了在上国陈述诗作的日子,长期守护林泉也未能实现。
注释
- 杜陵: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题材。
- 芙蓉叶上三更雨:指夜晚三更时分,芙蓉叶上落下的雨滴。
- 迹避险巇:为了避免危险而改变路径。
- 上国:指京城或朝廷。
- 陈诗日:指在朝廷或官方场合陈述诗作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寂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淡和对官场的疏离感。诗中“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孤寂和内心的闲淡。首联“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即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寂寞的秋夜图景。颔联“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进一步以雨声和蟋蟀声衬托出夜的深沉和诗人的孤独。颈联“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淡不因僧”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迷茫和对闲淡生活的向往。尾联“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亩池塘近杜陵: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靠近杜陵的池塘,暗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 秋天寂寞夜云凝:通过“寂寞”和“凝”字,表达了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 芙蓉叶上三更雨:以芙蓉叶上的雨滴,细腻地描绘了秋夜的雨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 蟋蟀声中一点灯:通过蟋蟀声和孤灯,进一步强化了夜的深沉和诗人的孤独。
- 迹避险巇翻失路: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迷茫和无奈。
- 心归闲淡不因僧:表明诗人内心的闲淡并非因为宗教信仰,而是对世俗的超脱。
- 既逢上国陈诗日:指诗人在朝廷或官方场合陈述诗作的日子,反映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
- 长守林泉亦未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也透露出无法实现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夜云凝”中的“凝”字,赋予夜云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寂和对闲淡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着诗人的隐逸情怀。
- 夜云凝:表达了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 芙蓉叶上三更雨:细腻地描绘了秋夜的雨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 蟋蟀声中一点灯:强化了夜的深沉和诗人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杜陵”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植物名 D. 动物名
-
“芙蓉叶上三更雨”中的“三更”是指什么时间? A. 晚上9点到11点 B.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 凌晨1点到3点 D. 凌晨3点到5点
-
诗中“迹避险巇翻失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同样以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李昌符的《秋夜作》与杜甫的《秋兴八首》都以秋夜为背景,但李诗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孤寂和对闲淡生活的向往,而杜诗则更多地反映了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昌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