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白话文翻译:
少微不在吴地隐居,而是为了生缘回到鹿门。
走进汉江之畔,秋月的光辉洒满大地,
曾经在襄阳的老人,又有几人还在呢?
注释:
- 少微:指的是少微上人,可能是指一位隐士。
- 吴中:指的是江南一带,历史上以风景秀丽和隐士众多著称。
- 生缘:生存的缘由,指一些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联系。
- 汉江:长江的支流,流经湖北等地。
- 秋月色:秋天的月光,形容宁静而清冷的夜景。
- 襄阳:古代襄阳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 耆旧:指年老的人,通常是指有经验、德高望重的长者。
典故解析:
- 鹿门:鹿门山,位于湖南,为道教名山之一,隐士常在此居住。
- 汉江:历史上流域内有众多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诗句。
- 秋月: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怀人等情感,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其诗风简洁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少微上人归隐鹿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祝福。首句“少微不向吴中隐”,直接指出了少微的选择,使整个诗歌的主题鲜明。接下来的“为个生缘在鹿门”,则引申出少微回归自然、寻找自我价值的深意。
汉江的秋月色,象征着宁静而清澈的生活环境,更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意境的深邃。通过“行入汉江秋月色”,诗人将自然景色与隐士的生活状况结合,生动地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
最后一句“襄阳耆旧几人存”,在表达对往日朋友的怀念时,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实,语言优美,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真挚祝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微不向吴中隐”:少微选择不在吴地隐居,表明他的选择。
- “为个生缘在鹿门”:这句话解释了少微选择鹿门的原因,强调生存的缘由。
- “行入汉江秋月色”:描绘了进入汉江时的宁静秋夜,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襄阳耆旧几人存”:通过对襄阳老人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缘在鹿门”与“秋月色”,形成较强的对比。
- 意象:月色、汉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自然环境。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友人离去的感慨,展现了隐逸文化的深邃与美好。
意象分析:
- 鹿门: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汉江:象征流逝的时间与永恒的自然。
- 秋月:象征清冷与孤独的思考,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 襄阳耆旧:象征对往昔友谊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少微不向吴中隐”中的“吴中”指的是哪里?
- A. 江南一带
- B. 北方
- C. 西域
-
诗中提到的“秋月色”是用来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宁静
- C. 烦躁
-
“襄阳耆旧几人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顾况的《送少微上人还鹿门》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而顾况则在隐居的生活中加入了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书籍:《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章:《唐代隐士文化探究》《顾况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