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秋阳道友见过
金波玉液。除却妫川无处觅。
玉液金波。一饮能教五气和。
还丹大药。服了令人常快乐。
大药还丹。福薄众生要见难。
白话文翻译:
金色的波浪和玉液般的清酒,除了妫川,难以觅得这样的美酒。
这玉液金波,喝上一口能让人气血和畅。
服下这还丹大药,能使人常常快乐无忧。
不过,这大药和还丹,对于福薄的众生来说,想要见到可不是容易的事。
注释:
- 金波玉液:指的是美酒,金色的波浪与玉液相映成趣,形容酒的美丽与珍贵。
- 妫川:古代指的一个地方,以水质清澈著称,象征着美酒的源头。
- 五气和:指的是五脏的气血和谐。
- 还丹大药:道教中修炼的药物,意指可以延年益寿,带来快乐的神药。
- 福薄众生:指那些命运不佳、福气不足的人。
典故解析:
- 妫川:源于《山海经》,是古代一个美丽的水源地,常被用来比喻美酒。
- 还丹:在道教中,还丹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常与金丹术相关,表达人对长生与幸福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以工于词著称,作品多反映道家思想,讲求自然、清净、快乐。其作品风格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赞美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成于元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以酒、药喻人生态度,表达对快乐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金波玉液般的美酒,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乐趣的向往。作者通过“金波玉液”引出对美酒的赞美,继而转向对生命中快乐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诗中提到的“妫川”不仅是美酒的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接下来,诗人提及“还丹大药”,这不仅是对道教思想的引用,更是人生哲理的体现。服下还丹大药,期望人们能够常常快乐,然而“福薄众生要见难”则是一种对现实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快乐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整首词通过酒、药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波玉液。:描绘美酒的色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暗示了生活的美好。
- 除却妫川无处觅。:强调美酒的稀有,妫川的美酒是无与伦比的,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玉液金波。一饮能教五气和。:喝酒能够调和五脏之气,象征着身心的和谐。
- 还丹大药。服了令人常快乐。:强调药物的神奇功效,象征着对永恒快乐的追求。
- 大药还丹。福薄众生要见难。:指出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快乐,反映出生活的不平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酒比作“金波玉液”,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还丹象征着长生与快乐,具有深刻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快乐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出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波:象征着财富与美好的生活。
- 玉液:象征着纯洁与清新,代表着心灵的愉悦。
- 还丹:象征长生与快乐,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波玉液”主要指什么?
- A. 美酒
- B. 风景
- C. 诗歌
- D. 人生
-
“妫川”在诗中象征着:
- A. 贫穷
- B. 美酒
- C. 长生
- D. 快乐
-
“福薄众生要见难”表达了什么?
- A. 每个人都能快乐
- B. 生活的不平等
- C. 财富的积累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月下独酌》:与此诗在酒的意象上有相通之处,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