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行口号
—— 杜甫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条河流都无法到达,回家的路上山峦密布。落雁漂浮在寒冷的水面上,饥饿的乌鸦聚集在守卫的楼台上。今天的集市与往日大为不同,乱世之中何时才能停息?我远远地对梁江感到惭愧,回到家时我的头发已然花白。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川:指三条河流,具体指代不明,可能象征着回家的障碍。
- 晚山稠:晚上的山峦密布,形容归途艰难。
- 落雁:指候鸟,象征孤独和凄凉。
- 浮寒水:漂浮在寒冷的水面上。
- 饥乌:饥饿的乌鸦,象征生存困境。
- 戍楼:守卫的楼台,暗示战乱时代的安全隐患。
- 市朝今日异:市集和早晨的景象与过去大为不同,反映社会动荡。
- 丧乱:社会动乱和丧失的状态。
- 远愧:远方的愧疚感。
- 梁江:指梁江,可能代表故乡或心灵的归宿。
- 黑头:白头,指年老体衰,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典故解析:
杜甫的诗中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三川"与"归路"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在战乱中归家无望的深切感受,反映了他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晚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诗中透露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晚行口号》是一首充满忧伤情绪的诗,展现了杜甫在战乱中归家的艰难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通过“三川不可到”和“归路晚山稠”描绘出归家之路的艰险,给人一种深邃而沉重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及“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冷清的氛围,反映出战乱中的人们生活困苦的现实。
而“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则表现了国家动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诗人对社会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此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最后一句“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年老体衰的惋惜。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悲悯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诗人感叹三条河流无法到达,回家的路途又漫长而曲折,暗示着归家的艰难。 -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落雁在寒冷的水面漂浮,饥饿的乌鸦聚集在守卫的楼台上,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象征着战乱带来的孤独和无助。 -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过去繁华的市集如今变得冷清,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尽显其中。 -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诗人因身处动乱而对故乡感到愧疚,回家时年华已逝,头发花白,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雁浮寒水”暗示孤独与无助。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将乌鸦饥饿的状态拟人化,增加了悲凉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家国情怀与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川:象征归家的阻碍与艰辛。
- 落雁:孤独与离散的象征。
- 寒水:生命的冷漠与无情。
- 饥乌:象征生存困境与无奈。
- 戍楼:隐喻战争中的安全隐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晚行口号》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忧伤
C. 愤怒 -
诗中“饥乌集戍楼”主要象征什么?
A. 安全
B. 生存困境
C. 繁荣 -
诗中提到的“三川”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山脉
C. 城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主题同样涉及思乡。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杜甫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而李白则更偏向于抒发个人情怀与自然景观的欣赏。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