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雨滋蔬圃,秋风过草堂。
长歌追李杜,高论入羲皇。
戏水知鱼乐,寻膻看蚁忙。
儿童建勋业,灯火得新凉。
白话文翻译:
夜里的细雨滋润着菜园,秋风轻轻拂过草堂。
我长声高歌追寻李白和杜甫的诗意,讨论高论则引入了羲皇的智慧。
戏水之中,鱼儿的快乐我都明白,去观察膻香的草地上,蚂蚁们忙忙碌碌。
孩子们在这里建立自己的事业,灯火中感受到新一轮的凉意。
注释:
- 滋:滋润、滋生。
- 圃:菜园或果园。
- 草堂:用草木搭建的房屋,古人多以其为隐居之所。
- 李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个高峰。
- 羲皇:传说中的皇帝,象征着古代智慧与高论。
- 戏水:在水中玩耍,形容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
- 膻:指动物的腥气,常用来形容牛羊等牲畜的气味。
- 灯火得新凉:指在灯光下感觉到秋夜的清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融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和田园生活,在当时的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丰收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夜雨和秋风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王冕常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对古代文学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秋吟二首 其一》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开头两句,夜雨与秋风交织,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夜晚,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提到李白和杜甫,表现了诗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崇敬,强调了诗歌和高论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后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儿童的成长与灯火的凉意,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希望的未来。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王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雨滋蔬圃:夜间的雨水滋润着菜园,表现了秋天的丰收与自然的恩惠。
- 秋风过草堂:秋风轻拂草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暗示着秋意的深沉。
- 长歌追李杜:诗人高歌追忆李白和杜甫,表达了对他们诗歌的崇敬之情。
- 高论入羲皇:提到羲皇,象征智慧和高深的哲理,表明诗人对思想的追求。
- 戏水知鱼乐:在水中玩耍,能感受到鱼儿的快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寻膻看蚁忙:观察蚂蚁们忙碌的生活,展现了生命的繁忙与活力。
- 儿童建勋业:小孩子们在努力奋斗,暗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成就。
- 灯火得新凉:在灯光下感受到秋夜的凉意,表达了对于季节变换的敏感与感受。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戏水知鱼乐”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也赋予了鱼儿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夜雨:象征着滋润和希望。
- 秋风:代表着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轮回。
- 李杜:象征着文学的高度和传统的传承。
- 儿童:代表着未来与希望。
- 灯火:象征着温暖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位古代诗人是: A. 白居易与王维
B. 李白与杜甫
C. 陶渊明与苏轼 -
“戏水知鱼乐”中的“鱼”所代表的主要意象是: A. 快乐
B. 自然
C. 生活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王冕的《秋吟二首 其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王冕的诗更侧重于描绘秋天的丰收与生机,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个人情感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