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於用,捐躯死其常。
白话文翻译:
在伏柏的树林下游玩,吃柏树的叶子便会生出香气。
我只知道自己后悔,却没有办法防备周全。
赤豹因尾巴而死,猛虎因眼睛而丧命。
有时或许能有所收益,牺牲生命却是常有的事。
注释:
- 游:游玩、游荡。
- 伏柏:一种常绿树,古时人们常在其下聚会。
- 噬脐:后悔的意思,原指咬自己的肚脐。
- 赤豹、猛虎:分别指代两种猛兽,象征强大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
- 捐躯:牺牲生命。
典故解析: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可以理解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赤豹和猛虎都是非常强壮的动物,但它们的致命伤却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部分,这反映了人类的命运同样脆弱,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小的失误而遭遇致命的打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裕,号清白,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是梅尧臣在游玩伏柏林时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引发对生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王仲仪二首·麝香》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后悔的主题。诗的开头通过游玩伏柏林与食柏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转向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赤豹和猛虎,象征着即使是强大的生物也难逃命运的捉弄,生与死之间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张力,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梅尧臣在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使得诗句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蕴含深刻的情感。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游玩自得的轻松到对生命脆弱的沉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伏柏林下:在伏柏树下游玩,展现了悠闲的生活状态。
- 食柏遂生香:吃柏树的叶子,香气四溢,象征着自然的馈赠。
- 空知噬脐患:只知道后悔,却无力防备,表达了对生活选择的无奈。
- 岂有周身防:没有办法周全防备,揭示了生命的脆弱。
- 赤豹以尾死:赤豹因尾巴而死,象征致命的弱点潜藏在强者身上。
- 猛虎以睛丧:猛虎因眼睛而丧命,进一步强调生命的脆弱。
- 傥或益於用:有时可能会有所收益,暗示了生存的风险与选择。
- 捐躯死其常:牺牲生命已是常事,反映了生死无常的哲理。
修辞手法:
- 比喻:赤豹和猛虎象征着强者与脆弱,生动形象地表现生命的无常。
- 对比:游玩与死亡之间的对比,反映了生活的双重性。
- 拟人:通过“噬脐”表达后悔的情感,使得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即便是最强大的人或动物,也难以逃避命运的安排。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对生活选择与后悔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伏柏: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代表生命的源泉。
- 赤豹、猛虎:象征着力量和死亡的不可预测,代表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强者的无敌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美丽
D. 快乐的游玩 -
“噬脐”在文中表示什么?
A. 吃东西
B. 后悔
C. 享受生活
D. 自然的馈赠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平静
D.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和王仲仪二首·麝香》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皆探讨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但梅尧臣更加强调生命的脆弱,而苏轼则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二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