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塔院
冷翠千竿玉,浮岚万幅屏。
凭栏避微雨,挈笠遇归僧。
残月明楼角,屯云拥塔层。
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
白话文翻译:
白塔院
千竿青翠如玉,浮动的云雾如同万幅屏风。
我在栏杆旁避着细雨,提着斗笠遇见归来的僧人。
残月明亮照在楼角,层层云雾环绕着塔身。
溪水和山峦属于闲散的客人,随意地倚靠在枯藤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冷翠:清冷的翠绿,形容竹子等植物的颜色。
- 玉:通常指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翠绿的颜色如玉般美丽。
- 浮岚:浮动的云雾,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
- 挈笠:提着斗笠,古人出行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帽子。
- 归僧:回来的和尚。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屯云:聚集的云。
- 拥:环绕,包围。
- 闲客:悠闲的旅客。
- 倚枯藤:靠在干枯的藤上,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残月”、“归僧”等意象均在古诗词中常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婉约的田园生活描写。陆游一生屡遭政治失意,但在诗歌创作上成就斐然,作品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白塔院》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白塔院可能是陆游在某次游历中所见,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白塔院》展现了陆游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白塔周围的自然风光,千竿翠竹和浮动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凭栏避微雨”和“挈笠遇归僧”的细节,展现了他在雨中静谧的思绪及与僧人的交流,暗示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残月明楼角,屯云拥塔层”一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残月照亮楼角,云雾环绕白塔,仿佛在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最后两句“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出他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仿佛在说,溪水与山峦的美好都属于那些追求闲适的人。
整首诗韵律和谐,意境悠远,体现了陆游心中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冷翠千竿玉:描绘竹林的清冷翠绿,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浮岚万幅屏:浮动的云雾如同无数的屏风,营造出朦胧的美。
- 凭栏避微雨:抒发诗人在细雨中静静观景的状态。
- 挈笠遇归僧:与归来的僧人相遇,暗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残月明楼角:描绘月光照射在楼角的宁静景象。
- 屯云拥塔层:云层聚集在塔的周围,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溪山属闲客:溪水和山峦都属于那些悠闲的人。
- 随意倚枯藤:表现出一种放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冷翠千竿玉”中,翠竹比喻为美玉,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云拥塔层”,使云朵仿佛有了包围塔的意识。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淡泊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翠:象征清新、宁静。
- 浮岚:象征朦胧、神秘。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归僧:象征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交流。
- 枯藤:象征自然的真实与生命的沉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写了自然的景象? A. 残月明楼角
B. 挈笠遇归僧
C. 凭栏避微雨
D. 随意倚枯藤 -
“冷翠千竿玉”中的“冷翠”指的是什么? A. 竹林的颜色
B. 水的清澈
C. 天空的颜色
D. 雾的形状 -
诗中提到的“归僧”是指什么? A. 一位闲客
B. 回来的和尚
C. 遇见的朋友
D. 诗人的自己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陶渊明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白塔院》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特点,但陆游更多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闲适,而王维则强调孤独与淡泊的心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