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寄怀石窗丈》
时间: 2025-01-26 02:0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寄怀石窗丈
作者: 王蛰堪
小窗坐暝黄昏,神随去雁千山渡。
虹桥晚霁,月湖澄碧,吟怀寄与。
槛外烟波,红香雨后,春深如许。
正荷风一枕,池塘留梦,料应是,轻于絮。
乍觉藤阴移户。
对陈编花虫相语。
楼台落照,连天芳草,王孙何处。
长忆江南,关河犹隔,砚池魂路。
倩何人共我,买舟携酒,到春申浦。
白话文翻译
在黄昏时分,我坐在小窗前,神思随大雁飞渡千山。
晚霞映照着虹桥,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湖面,我将我的吟怀寄托在此。
窗外烟波荡漾,春雨过后,春意正浓。
我正躺在荷风轻拂的枕头上,池塘中的梦留在心中,想来应该比轻柔的絮还要轻。
忽然感到藤影移动了窗户。
与窗前的花虫对话。
楼台映照着夕阳,芳草连绵,王孙何处可寻?
我常常思念江南,关山依旧遥隔,砚池的灵魂之路又在何方?
谁能和我一起,租船带酒,前往春申浦?
注释
- 小窗: 小窗户,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神随去雁: 形容心情随大雁飞去,表达思乡之情。
- 虹桥晚霁: 晚上的虹桥在雨后放晴,意象美好。
- 槛外烟波: 窗外的水面烟波浩渺,春意盎然。
- 春深如许: 春天已经很深,描绘出浓厚的春色。
- 轻于絮: 比喻梦境轻盈,情感细腻。
- 王孙: 古代王孙、贵族的代称,意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首《水龙吟》是王蛰堪在某个黄昏时分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水龙吟 寄怀石窗丈》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情怀念。开头通过“小窗坐暝黄昏”,即刻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中。诗人以黄昏的景象引入,既是时间的标志,也是心境的象征。随着“神随去雁千山渡”的描写,诗人内心的游子情怀愈发明显,仿佛随着大雁的飞翔,心灵也在千山之外徘徊。
在后面的描写中,“虹桥晚霁,月湖澄碧”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晚景图,清澈的湖面与晚霞相辉映,令人心醉神迷。通过“吟怀寄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槛外烟波,红香雨后”,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长忆江南,关河犹隔”一句,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隔着山河,情感的距离感也愈加明显。最后以“倩何人共我,买舟携酒,到春申浦”作结,表达了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整个诗篇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窗坐暝黄昏: 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的孤独状态。
- 神随去雁千山渡: 心灵追随大雁,象征着思乡之情。
- 虹桥晚霁,月湖澄碧: 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渲染出宁静的氛围。
- 吟怀寄与: 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
- 槛外烟波,红香雨后: 春天的气息与雨后的清新感。
- 正荷风一枕: 形容在轻柔的荷风中入梦。
- 轻于絮: 形容梦境的轻盈。
- 乍觉藤阴移户: 突然感到窗外的藤影在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对陈编花虫相语: 与窗外的花虫对话,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 楼台落照,连天芳草: 自然美景的描写,充满诗意。
- 王孙何处: 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长忆江南: 念念不忘的故乡。
- 倩何人共我,买舟携酒: 渴望与友人一起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神随去雁”,将心情比作飞翔的大雁,生动形象。
- 拟人: “烟波荡漾”,让自然景物具有人类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渴望,同时通过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窗: 象征内心世界的封闭与孤独。
- 黄昏: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感伤。
- 雁: 代表离别和思乡之情。
- 虹桥、月湖: 自然美景,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回忆。
- 藤阴: 代表着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船、酒: 象征着友谊和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窗坐暝黄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幸福
- B. 孤独
- C. 激动
-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雪
- B. 河流和桥
- C. 黄昏和湖泊
-
诗的最后一句“倩何人共我,买舟携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 A. 希望独处
- B. 渴望与友人共享生活
- C. 怕与人交往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王蛰堪的《水龙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着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渴望,但王蛰堪更加强调思乡之情,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但各自的侧重点与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王蛰堪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