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吟笔何须管用银,日供譔述圣恩新。
只今已脱凡尘去,便作金丹换骨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写作的笔墨何必用银子来制作,日复一日地奉献新颖的圣恩文辞。如今我已脱离了世俗的纷扰,化作一种金丹,重塑我的身体。
注释
- 吟笔:吟诵的笔,指写诗作词的工具。
- 管用银:不必使用银子,意在强调笔墨的价值。
- 圣恩:指皇帝的恩泽或朝廷的赏识。
- 脱凡尘:离开尘世的烦恼和羁绊。
- 金丹:道教中的一种神秘物品,象征着长生不老或重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舜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担任过东宫掌书,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蕴含哲理,尤其喜爱道教思想,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癸亥年,作者在这年受到皇帝的特别恩宠,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诗中透露出对仕途的淡然与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反思。
诗歌鉴赏
钱舜选的《景定癸亥特旨以布衣陈随隐除东宫掌书作贺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写作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奢华,而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圣恩的敬仰。诗人以“银”象征物质,暗示在追求艺术与表达时,不应受限于物质条件,而应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我蜕变的渴望。诗人通过“脱凡尘”和“金丹”两词,传达出他向往道教理念,追求长生与超脱的愿望。这种对生命的再造与重生,正是诗人的理想追求,也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又深邃的,诗人以淡然的态度看待世俗的荣华富贵,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笔何须管用银:
- 意思是写作的工具不必用奢华的银制品,强调写作本身的价值。
-
日供譔述圣恩新:
- 每天都在奉献新的文辞来表达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体现作者的忠诚与奉献。
-
只今已脱凡尘去:
- 现在我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烦恼,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
便作金丹换骨人:
- 形容自己像金丹一样,渴望重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银”和“圣恩”形成对比,突出物质与精神的不同价值。
- 比喻:将写作比作“金丹”,暗示重生与超脱。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递了对物质和精神的思考,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道教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吟笔:象征写作与创作。
- 银:象征奢华与物质。
- 圣恩: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金丹:象征重生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吟笔”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名字
B. 写作的工具
C. 书法作品 -
“金丹”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超脱与重生
C. 权力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超然淡泊
C. 忧虑重重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奋斗,展现出一种沉重的情感;而钱舜选的诗歌则更倾向于淡然与超脱,表现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