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二咏 其一 篷》
时间: 2025-01-10 19:1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尺箦编黄芦,节数须只。
长短随所宜,张弛易为摘。
一傍系脚索,若网纲总缉。
北人布为帆,南俗篷以荻。
舟师贪重载,高挂借风力。
顺流与溯波,巨鹢添羽翮。
望从远浦来,一片云影黑。
乱冲渚烟开,重带江雨湿。
百里不终朝,用舍从顺适。
夕阳见晚泊,堆叠纷襞积。
水虽物善利,其助乃尔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船的构造与航行,首先介绍了船篷的材料和制作方式,强调了其灵活性和适用性。接着,诗人提到北方人用布做帆,南方人用芦苇做篷帆,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差异。然后,舟师为了追求更大的载重,合理利用风力航行。诗中提到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的情景,描写了巨鸟在河面上飞翔的景象。最后,诗人描绘了夕阳下泊船的情景,感慨水的利益与利用。
注释:
- 尺箦:指船的尺寸。
- 黄芦:指用黄芦编成的篷。
- 张弛:形容篷的伸缩自如。
- 系脚索:指用来固定船篷的绳索。
- 北人:指北方的人,习惯用布做帆。
- 南俗:指南方的习俗,喜欢用芦苇做篷。
- 舟师:指船上的水手。
- 顺流与溯波: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
- 云影黑:形容远处的云影。
- 重带江雨湿:江岸的烟雾与雨水交织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江南水乡的风景与生活。其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江船二咏》创作于王恽游历江河时,通过对江船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水乡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元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对生活实用性的理解。
诗歌鉴赏:
《江船二咏 其一 篷》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船的篷布,展现了诗人对船只构造与水上生活的深刻理解。诗歌的开篇,通过对“尺箦”和“黄芦”的描绘,既展示了船的工艺,又引出后续的内容。诗中提到的“张弛易为摘”,体现了诗人对船篷灵活性的赞美,暗示了水上生活中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对南北方习俗的不同表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意识,北方人用布,南方人用芦苇,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不仅是对船篷材料的描述,更是对文化差异的反思。
在描绘舟师的行为时,诗人运用了“高挂借风力”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手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中描绘的巨鹢飞翔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自然意象,为整个诗篇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最后,诗人通过夕阳下的泊船情景,再次回归到水的主题,表达了对水的利用与感激之情,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水乡风景的画卷,更是对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尺箦编黄芦,节数须只。
描述船篷的大小与材料,强调尺寸的适宜性。 -
长短随所宜,张弛易为摘。
强调船篷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
一傍系脚索,若网纲总缉。
指明了固定篷布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篷布的结构。 -
北人布为帆,南俗篷以荻。
比较北方与南方的习俗,展现地域文化的差异。 -
舟师贪重载,高挂借风力。
反映水手们的追求与智慧,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航行效率。 -
顺流与溯波,巨鹢添羽翮。
描绘船只在自然界中的活动,赋予生命的意象。 -
望从远浦来,一片云影黑。
远处的景象模糊而神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乱冲渚烟开,重带江雨湿。
通过江水与雨水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百里不终朝,用舍从顺适。
反映了水上生活的变迁与适应,强调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
夕阳见晚泊,堆叠纷襞积。
描绘了晚上的宁静与美丽,形成一幅动人画面。 -
水虽物善利,其助乃尔益。
总结了水的价值,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利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现象(如“云影黑”)来暗示情感或气氛。
- 对仗:如“顺流与溯波”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界的现象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船与水乡生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对水的珍视与利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船篷:象征生活的灵活与适应。
- 江水: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生命源泉。
- 北人南俗: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宁静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船二咏 其一 篷》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王恽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北方人习惯用什么材料做帆?
A. 芦苇
B. 布
C. 竹子
D. 木材 -
“顺流与溯波”中的“溯波”指的是什么?
A. 顺流而下
B. 逆流而上
C. 静止不动
D. 漂浮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江上渔者》张志和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江船二咏 其一 篷》均表现了对水乡生活的描绘,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感与情感的抒发,而王恽则强调了生活的实用性与自然的和谐。二者在表现形式与主题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