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七首》

时间: 2025-02-04 14:09:44

清暑堂深日景迟,床头书策梦回时。

小栏闲倚薰风晚,一点红榴绿万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暑堂深日景迟,床头书策梦回时。小栏闲倚薰风晚,一点红榴绿万枝。

白话文翻译:

在深深的清暑堂里,日光渐渐变得柔和,床头的书籍让我在梦中回忆起往事。傍晚的薰风中,我悠闲地倚靠在小栏杆上,眼前只见那一抹红色的石榴花,与万千绿叶交相辉映。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暑堂:一个避暑的地方,通常指凉爽的房间。
  • 景迟:景色变得慢慢柔和,暗示傍晚时分。
  • 书策:书籍,文稿的意思。
  • 梦回:梦中回忆,指在梦中重温往事。
  • 小栏:小的栏杆,可能是指阳台或窗边。
  • 薰风:温暖的晚风。
  • 红榴:指红色的石榴花。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体现了宋代文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常见于文学作品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优美的诗作和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一个闲适的夏季傍晚,诗人身处清暑堂中,感受着自然的静谧与美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夏日傍晚,诗人在清暑堂中,享受着温暖的晚风与书籍的陪伴。诗的开头通过“清暑堂深日景迟”设定了一个凉爽而宁静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光柔和,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接着“床头书策梦回时”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入到了书籍与过去的回忆中,暗示着他在此刻不仅仅是在享受自然的美好,更在追溯自己的记忆与经历。

小栏和薰风的描写,增添了诗的闲适氛围,诗人悠然自得的姿态与周围景色的和谐共生,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美感。一点红榴与万枝绿叶的对比,既描绘了夏季的生机与色彩,也象征着生活中那一抹亮色,提醒人们在日常中发现美好。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生活的哲思,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暑堂深日景迟:描绘出一个静谧的避暑之所,日光变得柔和,给人一种安静的氛围。
  2. 床头书策梦回时:书本在床头,诗人借此回忆往事,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3. 小栏闲倚薰风晚:诗人悠闲地倚靠在小栏杆上,感受着晚风,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4. 一点红榴绿万枝:红色的石榴花在万千绿叶中显得尤为鲜艳,象征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榴绿万枝”,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形象的鲜明性。
  • 意象:清暑堂、书策、薰风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画面,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宁静与生活美好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在清静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暑堂:象征宁静避暑之地,代表诗人追求的闲适。
  • 书策:象征文化和知识,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 红榴: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点缀了夏日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清暑堂”主要是用来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红榴”象征着生活中的忧愁。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1. B) 夏天
  2. 避暑
  3.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曹勋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曹勋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生活的细节,王维则强调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