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戴成叔》

时间: 2025-02-04 16:09:17

傍家数亩园,景物便偃仰。

水近竹愈青,土腴花怒长。

得閒日月长,万里归坐想。

有时发孤啸,山谷答清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戴成叔》
作者: 陈著 〔宋代〕

傍家数亩园,景物便偃仰。
水近竹愈青,土腴花怒长。
得閒日月长,万里归坐想。
有时发孤啸,山谷答清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边的自然环境和内心的感受。
我家旁边有几亩小园,周围的景物让我随意欣赏。
湖水靠近竹林,竹子显得更加青翠;土壤肥沃,花朵竞相开放。
在闲暇时光,日月好像变得漫长,心中思念远方的归处。
偶尔我在山谷间发出孤独的啸声,山谷中的回声清晰而响亮。

注释:

  • 偃仰:形容随意地欣赏、观望。
  • :肥沃、丰腴。
  • 孤啸:独自发出的啼声,表达孤独。
  • 清响:清晰而响亮的声音。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山谷”与“孤啸”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尤其是在道家文化中,孤独与自然的结合常常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内心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次韵戴成叔》是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开首以“傍家数亩园”引入,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接着描绘了水边竹子的青翠与土地的肥沃,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在“得閒日月长”中,诗人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延续,令人感到无限的宁静与美好。最后,孤独的啸声穿越山谷,回声清脆而响亮,既是对自然的呼唤,也是对内心孤独情感的释放。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傍家数亩园:描绘诗人家旁的小园,营造出亲近自然的氛围。
  2. 景物便偃仰:表达诗人对周遭美景的悠然欣赏。
  3. 水近竹愈青:水边的竹子更加青翠,强调自然之美。
  4. 土腴花怒长:土壤丰腴,花朵竞相盛开,表现自然的繁盛。
  5. 得閒日月长:在闲暇时,时间变得漫长,体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6. 万里归坐想:思念远方的归处,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7. 有时发孤啸:偶尔发出孤独的啸声,表现孤独感。
  8. 山谷答清响:山谷中的回声清晰,增强自然的互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日月长”来形容闲暇的悠长时光。
  • 拟人:山谷的回声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孤啸,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相互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孤独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与自我反省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然与生活的宁静。
  • :代表清幽与高洁。
  • :象征流动与生命。
  • :代表生命的绽放与美好。
  • 山谷:象征着孤独与深邃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得閒日月长”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忙碌
    B. 悠闲
    C. 愤怒

  2. 诗人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描写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比

  3. “山谷答清响”中的“清响”是指什么?
    A. 喧闹的声音
    B. 清晰的回声
    C. 嘈杂的环境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by 王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诗词对比

  • 陈著的《次韵戴成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田园景色,但王维更加注重于孤独与自然的交融,而陈著则更强调对自然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