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时间: 2025-01-10 22:39:46

甲子峰高正迟连,白云胜涌似炉烟。

群仙若讶归来晚,只蹑雪根上碧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寿院僧轩共成四绝句
作者: 张镃 〔宋代〕

甲子峰高正迟连,
白云胜涌似炉烟。
群仙若讶归来晚,
只蹑雪根上碧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甲子峰高耸入云,正好与天际相连;白云如同涌动的炉烟,飘荡在空中。若是群仙看到这一景象,定会惊讶于我的归来太迟,只能轻轻踏着那积雪的根部,仰望碧蓝的天空。

注释:

  • 甲子峰:指特定的山峰,象征高耸。
  • 迟连:指与天空相连,形容山峰高耸。
  • 炉烟:比喻白云的飘动,形象生动。
  • 群仙:指神仙、隐者,常用来形容超凡脱俗的人物。
  • :轻轻走,形容小心翼翼。
  • 雪根:指积雪的地方,象征洁白和寒冷。
  • 碧天:形容晴朗的天空,传达一种清新明亮的意境。

典故解析:

  • 群仙:在道教文化中,群仙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中出现群仙可能暗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炉烟: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具有美好的寓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文韬,号子华,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登山游览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甲子峰与飘动的白云,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甲子峰高正迟连”引入主题,描绘出峰峦与云天相接的壮阔场景。接着用“白云胜涌似炉烟”比喻白云犹如炉火升腾的烟雾,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群仙若讶归来晚,只蹑雪根上碧天”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显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甲子峰高正迟连:甲子峰高耸入云,展现了山的巍峨与壮丽。
  2. 白云胜涌似炉烟:白云如同涌动的炉烟,形象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变幻。
  3. 群仙若讶归来晚:诗人想象如果有神仙看到,定会惊讶于人间的归来太迟。
  4. 只蹑雪根上碧天:最后一句描绘了轻轻行走在雪地上的情景,仰望清澈的天空,传达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白云胜涌似炉烟”用炉烟比喻白云,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群仙描绘成能感知时间的存在,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峰与白云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拜与对人世的思考,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 甲子峰:象征高远、超脱,代表诗人的理想追求。
  • 白云:象征轻盈、美好,体现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 群仙:象征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甲子峰的形象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 A. 壮丽的自然
    • B. 人的孤独
    • C. 历史的沧桑
    • D. 生活的繁忙
  2. 诗中的“白云胜涌似炉烟”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夸张
  3. 诗人在最后一联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A. 失落
    • B. 急躁
    • C. 宁静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自然,表现宁静的心境。
  • 李白《庐山谣》: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超脱与自由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镃《过野翁亭》王维《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张镃偏重于壮丽,王维则更注重静谧与和谐,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分析与研究》